觸景生情 生滅幻化

文/見綺法師



  人生如戲、如夢,人的情緒也隨著人生的情節而起伏。根塵相對,觸動心弦,時喜、時怒,時而悲哀,不自主地迷惑於境界之中。

  喜、怒、哀、懼等情感,是因佔有欲而造成的結果。佔有、愛取的前因,是根、塵、識相對所產生的感受。這些感受的分別、執著,成為我想擁有、我所愛,迷昧於所見的一切,不知一切生滅不實。十二因緣連環鉤鎖,相續不斷,造成三世輪迴之因果。

  然而從「受」的生滅中去思惟──當面對逆境時,總想避苦趨樂;順境時,欲在樂中尋找更刺激五官的快樂。然而,苦與樂等感受,都是一種苦,是欲望在其中推波助瀾。《長阿含經》云:「因愛而廣普,愛由於受生,起苦羅網本,以染著因緣,苦樂共相應。受本由何緣?因何而有受?以是思惟已,知受由觸生。」內心的貪、瞋、癡,都是無明的作弄,只是一時追求「滿足自我的感受」。正如《菩提道次第略論》所說:「由我貪增上,以我愛執持,從無始生死直至於今,生起種種不可欲樂。雖欲作一自利圓滿,執自利為主,以行非方便故,雖經無數劫,自他義利皆悉無成。非但不成而已,且純為苦所逼迫。」眾生為五光十色的世界所迷惑,愈是向外追求,愈無法找到真正的滿足,這是因為不了解自己,也不認識真實的世界乃是生滅、無常,如夢幻泡影,所以有「我執」的存在,就是苦的根源!

  苦樂之事本是無常,如同海浪拍打岸邊所產生的浪花,看似美麗,本質即水,並無實體的存在。一切萬物、生命,本是無常、本是緣生緣滅,身體的感官與心理的觸動――「受」是因,接連生起愛、取、有。例如同看一輪明月,有人歡喜讚歎,有人落淚傷心;同遊一處風景,有人心曠神怡,喜氣洋洋,有人滿目蕭然,感極悲泣。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將對外界的感受誤為「真」、「實」,殊不知生滅幻化、無常,才是世間一切的真實相貌。

  因為自我的貪愛、執著,而想佔為己有,但喜歡的事物還是會由愛戀轉變為不喜歡、厭煩,例如,擁有一件名牌衣服或手提包後,發現又有新的款式上市,對原本喜愛的衣物或是包便不再那麼熱愛,這種喜新厭舊的心態,就是「無常」,也是一種追求的苦。當了知這是一種苦時,便用般若的智慧來反照,如實了知世間萬法的緣起性、因果性、無常性、苦性、空性,一切皆由自我妄念而生。《金剛經》云:「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們本具的覺性始終存在,能知這夢幻空華皆是假有,如菩薩能照見五蘊皆空,知是空性而生妙有,進而能在水月道場,大作夢中佛事。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