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

文/見墉法師



  孔子在十五歲時就立志向學。三十歲的時候,在學問道德上有了明確的認知,在社會上得以立足。四十歲時,肯定了自己的理想與目標。過了十年,孔子了知萬事萬物的道理。到六十歲,能夠「聞其言,而知其微旨」。七十歲的時候,行事合乎中庸之理、大學之道,真正做到「從心所欲,不踰矩」,達到真正的身心自在。

  眾生來就有追求身心自在的希求,但每個人由於認知上的偏差,雖然活著,卻因迷惑顛倒,或者「偷生」、或者「偷心」而不得自在。

  什麼是「偷生」?就是得過且過地過日子,沒有好好地活出生命的價值。孔子由「志於學」開始,整整花了十五年的時間,才完全確定了自己要走的路。然後又花了四十年的努力,才做到「不踰矩」。然而,大多數的人既未「志於學」,又往往因為錯誤的認知,產生偏差的心念,追求無益的喜好,甚至為達到目標,導致錯誤的行為,終究得不到自在。

  例如六十年代盛行的嬉皮文化,強調追求自由。這個文化原本有很好的理想,也打開了美國社會封閉的一面;但由於沒有適當的引導,這個文化慢慢地被定義為:自由地用藥、隨意地性行為,以取得快樂。影響所及,許多成人及年輕人沉溺於藥物與濫交以逃避現實,彌補心靈的空虛。由於個人權益重於團體權益,更加深了人與人之間的隔閡與分離,與此一運動──「每個人都是我的弟兄」的原意,大異其趣。

  回顧這一段歷史,學者們總會有「自由何價?」的嘆息。《大智度論》以另一個例子,闡述人類對於生命的錯誤認知。有一名犯人本被判處死刑,後來獲赦得以用其它刑罰代替死刑,而大為歡喜。龍樹菩薩指出,眾生常在人生的大苦中以小苦為樂,就像犯人一樣,日復一日、無所事事地活在狹窄的天地中,仍自以為樂,虛擲人生猶如「偷生」。

  什麼是「偷心」?偷心,是沒有好好照顧自己的心。不僅沒有照顧自己的意念,也沒有照顧自己的情緒。於是,心就被意念與情緒二者所束縛。

  藉由觀察自己的知見如何形成、如何限制自己的思惟空間,而能明白清淨的智慧何以無法彰顯。例如,遇到外境時,會開始起意,慢慢地認定事情是如何如何……此一想法逐漸堅固、成形,終至不能改變,成為自己的成見。

  這個成見,便能主宰自己對某人、某事的看法,這個固定模式就變成另一個小框框。這些小框框,有時會讓我們憑空臆測,有時會讓我們獨斷專行,有時會有先入為主的固執,或者以私心為出發點。這四種意念,都是自己加在自己心念上的小框框,限制個人的思惟空間,也會讓人困在自己的知見中。《論語》中所提到的「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此「四毋」,就是這四種心念或心態,是孔子「戒慎恐懼」而不為者。這些限制就像是塵埃,沾染了心中的明鏡,因而不能清楚明白地觀察、觀照人與事。

  如何照顧自己的情緒?日常生活中,我們不習慣於面對、認識自己的情緒,只要堪忍,便忽略而不處理。因此,同樣的情緒便一再出現,形成一種惡性循環。久之,塵垢積少成多,終至爆發,造成不可收拾的後果。讓心鏡蒙塵,就是「偷心」。

  如何才能不偷生、不偷心,而得「從心所欲不踰矩」的自在?身為佛弟子,在儒家的思想之外,更可在佛法中得到修行的體悟。《心經》一開始便提到「觀自在菩薩」,因為菩薩是由「觀」而得自在。由覺察開始,經由覺照而得覺悟。

  「觀」就是覺察、覺照的功夫。覺察,心中保持一個「知」,不起分別心,跳出不正確的知見、打破自己的框框。如果覺察到不如法的心念,立刻用佛法來思惟轉化,這就是覺照。由於覺照功夫得力,便能對佛法有更深一層的體悟,這就是覺悟。覺悟之後,還要進一步把所覺悟的道理落實在日常生活中,不偷生而活,也不偷心而過。孔子由「志於學」、「不惑」到「知天命」,也是由覺察到覺悟的過程。其後能「耳順」,「一切聽人於耳,不復感其於我有不順、於道有不順」,終達「從心所欲,不踰矩」,這就是悟後起修、起用,而得自在。

  或許有人認為,孔子是聖人,我們如何能達到他的境界?儒家的答案倒是很簡單:「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