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以前,至圣先师毕其一生之心力,开展出中华文化五千年的长流;千年之后,在时间的淬炼下,儒家学说思想更在世界各地彰显其超越时空的意义与价值,如黑暗中的明灯,为人类文化的提升,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方向和远大的愿景。
为什么儒家思想、孔孟学说得以在世界各地,如风行草偃般地蔚为文化主流呢?又是什么样的精神与力量,使其能够在时空的更迭下,同样地深入人心,为人所向往、追求呢?
中国古圣先贤,从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乃至孔子、孟子及千千万万的后世儒家子弟,一脉相承、亘古不变的心念,就在于意欲利益天下人民,使其得以生活安乐的这份悲心愿力。依此悲心愿力,所以有尧、舜禅让的政治典范;亦因此而周公制礼作乐,“一饭三吐哺,一沐三握发。”造就了周朝八百年的盛世;至孔子、孟子乃至后世学人,无不以此作为一切行持之基石。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孔子的中心思想就是“仁”,唯有仁,才能成就人类最大的幸福。是故,一切德行均从仁衍生而来。
“仁”字,就字面上来看,是“二人”,亦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彼此间的轨则。有了轨则,便有依循的方向,知道什么应做、什么不应做。于是,孔子提出了三纲、五常,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每个人各安其位、各顺其行,人伦礼制建立起来,国家便能步上正轨,如《中庸》所言之“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就现代社会而言,其实就是指每个人都应当尽自己的本分,承担自己的责任,从自身做起,再推至家庭,乃至社会国家,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就达到世界大同的境界了。
从“仁”开演而出的具体实践方向,积极的便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消极面而言,则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实也就是佛法中所说的“慈悲”──予众生乐,拔众生苦。因着慈悲的力量,所以能降伏无明,坦然面对一切。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也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心中蕴含着慈悲的广阔胸襟,涵养着仁德的远大志向,乐便在其中矣!
现代社会在快速的发展下,物质生活的富足,更突显了心灵生活的匮乏,空虚几乎是每个人的通病,找不到生命的价值与生存的意义。在物质与心灵极端的不平衡下,人们在儒学思想体系中,找到了一条出路。孔子言:“德不孤,必有邻。”千百年后,人们藉由孔孟思想的触动,看见了自己心中含藏的慈悲,这慈悲的德行,超越时空,千古一如,将继续彰显我们本性中良善的光辉,带领人们突破现在的困境,迈向光明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