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步即向前
文/見袁法師

  

  俗話說:「忍一時氣,保百年身,退一步路,海闊天空。」忍,乃為立身處世的法則。為何需要忍耐?因每個人的生長環境不一、觀念知見亦不同,加上對自我主觀意識的執著,誰也不讓誰,往往衝突就因此產生,鬧得彼此都不愉快。為了彼此的和諧,忍讓就顯得格外重要。

   人人都想要安穩、舒適、風平浪靜的生活,但一生中總會遇到些風浪,俗話說:「人不染紅塵,紅塵自擾人。」何況人是群居的動物,日常起居的一切事物都離不開與他人的接觸和付出。正所謂「一日之所需,百工斯為備」,彼此有依存的關係,能夠知恩、感恩、報恩,自然在待人處事上就能縮小自己,放寬心胸,包容不同的人事物。在《四十二章經》中,佛說:「忍辱多力,兼加安健,忍者無惡,必為人尊。」在在說明了忍辱及包容的重要性,常懷慈悲心,自然對一切人事都會以感恩、知足的心來面對。

     在戰國時代,齊國有位宰相名叫孟嘗君,他門下有許多食客,其中卻有一位與孟嘗君的妾有私情。有人將此事告訴了孟嘗君,說:「身為食客,與主人的妾相通,本就不該,更何況您是一國宰相,若傳出去,定會損及您的聲望,應將他處死。」孰料孟嘗君聽完後,並未發怒,而是很淡然地說:「喜愛美人乃人之常情,此事以後不需再提。」一年後,有天孟嘗君召來那位食客,對他說:「你在我這兒已有一段時間,現在衛國有個執事很適合你,你到那兒去作官吧!」衛王對孟嘗君推薦的人非常賞識並予以重用,但不久後,齊衛兩國關係日漸緊張,衛王有意與各國聯合攻打齊國。那位食客於是對衛王說:「大王,臣有幸能來衛國效力,全是因為齊國宰相孟嘗君的寬容,不計較臣的過錯,向您推薦之故,且臣聽說衛齊兩國的先王曾有盟約,後世子孫不得彼此攻伐,如今大王您卻想聯合其他國家攻打齊國,臣認為這不僅有違兩國先王的盟約,也辜負了孟嘗君的情誼。臣以為應該取消這項攻打齊國的計畫,若大王執意要打,臣願死在大王面前。」一場殺戮、一場災禍,就因孟嘗君能忍並以善待人的君子行徑,而得以善終,衛王也因此打消宣戰的念頭。為人若能心懷慈悲,並以善待惡,必能把將起的災難化除。

  古德云:「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與人相處須懂得適時地忍讓,所謂「人情留一線,日後好相見」,因此我們為人處事要懂得忍讓、包容他人,如同導師 覺大和尚所開示:「未成佛道,先結人緣。」有了善緣,就能處世無礙,事事圓融。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