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一个老人坐在江上的小船上钓鱼,有一富人从旁经过,问他:“人生所求为何?”老人回答:“无所求得。”富人问:“为何不好好赚钱来享受一个无忧虑的人生?”老人回答:“我正过着那种生活。”有人一生为求种种功名利禄,而庸碌地度过一生,岂不知有求则有烦恼,无求才是解脱。如经云:“有求皆苦,无求即乐,判知无求,真为道行。”领悟到这念心是具足圆满众善功德,不需向外追求,才是真正无求的智慧。
有求为什么会带来痛苦?因为求来的东西都是会生灭的。常言道:“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世间上的种种财色名食等,每一样都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经云:“求不得苦”,愚昧的人却苦于追求,希望带来人生的快乐。但往往有所追求,则是将希望寄托于将来,对于现状则永远都不会感到满足。有一只猴子看到罐内的糖果而伸手去抓,没想到抓了大把的糖果,却怎么也无法将手伸出罐来。
无求,不是什么都不要,而是心不执着于外境,放下内心对境界的妄情分别。一般人执着于物质上的生活,是无法正确地去衡量一个人真正的快乐。物质上满足的人,内心还是有所追求,所以仍是苦于烦恼。过着清朴生活的人,虽然物质简陋,但是内心满足现有,则是过着最快乐的生活。早期不丹国的王子留学于英国剑桥大学,学习西方的经济体系和思想。回国后却告诉他的国民,经济学中的国民年所得指数GDP,不足以观察一个国家人民的成长与富裕;真正的富裕,是来自于心灵层面。
能观外境一切相乃生灭相续,内心才不会随着境相而贪着。反之,珍惜现有的一切,满怀知恩、感恩、报恩的心来回馈他人,才能得到最大的快乐。从有求到无求的过程,首先要“知足”。故《佛遗教经》云:“若欲脱诸苦恼,当观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隐之处。”知道自己所需多少,而不无止尽地贪求;知道自己该“止”于五欲所患,应当摄念其心回光返照,才是解脱诸烦恼的根源。故《佛遗教经》又云:“不知足者,常为五欲所牵,为知足者之所怜悯。”五欲中色、声、香、味、触令人起贪欲之心,覆盖人人本具的清净觉性。知足与不知足的人,在于一线之间。不知足者于此花花世间中,是满腹尘劳;知足之人却是“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而能悠游于天地之间。
苦与乐,不离人人本有的清净心。生活中若执着于境界相上的五欲境界,则感官与觉知功能是麻木不仁的。外在的境界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与境相应而沉沦。而境界的好坏也是起于一念分别。生活保持简单,内心常怀知恩、感恩、报恩,就能悟此“知足常乐”之道。<永嘉证道歌>亦云:“穷释子,口称贫,实是身贫道不贫,贫则身常披缕褐,道则心藏无价珍。”富与贫只是在相上的执着、分别,能契悟到这个“道”,则这念心是无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