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谷中的桃花源 文/见橙法师 |
在《贤愚经》中,诉说着这么一则公案:古天竺国有一个习俗,怀孕的妇女必须回到娘家待产,于是有一孕妇一手牵着七岁儿子,怀里抱着一个男婴,跟着丈夫准备返回娘家。在返家途中,丈夫却被毒蛇咬死,于是她强忍悲伤,继续带着二个孩子回去娘家。妇人因孤立无援,只能先将大儿子留于河畔,抱着小儿先涉水渡河。没想到至河中央时,河边突然传来凄厉的惨叫声,妇人回头一望,看到野狼正在咬食她的孩子,惊惧之余竟失手将怀中的婴孩摔落河中,婴孩不幸被河水冲走。她因伤痛懊恼,不小心又跌落水中,腹中的胎儿也因此流产。压抑着满身苦痛,勉强渡过河水,遇到路上的行人,便问起家中父母的近况,没想到父母亲竟在前晚发生的一场大火中被烧死了。她慌忙地又问渡河过来的行人,住在对岸的公婆还好吗?此时路人却告知,他们因碰上盗贼,双双遇害了。 妇人再也承受不住打击而发疯了,不顾一切地在路上狂奔、惊叫,不在乎掉落的衣物,也不在乎裸露的身形,吓着了路上行人,纷纷说她中邪了、疯了,直到遇见正在法会中说法的佛陀。 见到佛陀的妇人,心智、神识得以稳定下来,惭愧地意识到自己裸露的身躯,立刻穿上别人为她准备的衣裳,听佛陀开示因缘果报等种种道理,解除了她心中的忧愁苦恼,也发起了在修行路上永不退转的坚定信心,了解到人生的真生命。 每个人的生命中,当遇上突如其来的变故,好似祥和的世界一时风云变色,人生从快乐的云端,掉入了幽暗的深谷。但这并不代表人生从此就得绝望、丧志,落入了人生幽谷,可以是人生的转捩点,而不一定是终点。一般人遇到了生命中的困境,往往怨天尤人,认为自己是世上命运最悲惨的人,将心力淹没在自怜自艾的情绪之中,但对于有理想抱负、有智慧的贤圣而言,却能从幽谷中寻找契机,发现另一片桃花源。古代的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周游列国十多年,却无贤明的君王肯任用他、采纳他的治国之道,但最终他将毕生所学投注教育,有教无类,着《春秋》,阐发了君王为政得失的史事,令后人警惕与学习,成为现代令人尊崇的至圣先师。 近几年轰动一时的社会新闻,有一原本和乐幸福的家庭,就在教授丈夫出门上班时,不明原因地被游民疯狂追打致死,家庭顿时破碎,正当全民关注之际,学习佛法的妻子却平静地说出一段话:“抓在手中的风筝,始终飞不高、飞不远,唯有放手,风筝才能更开阔地迎向天际。”希望已故的丈夫和社会大众能够原谅犯人,于是平息了风波,也留给世人更多正面的省思。 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贵为一国王子,无法解开何以众生注定生、老、病、死的人生谜题,毅然出家修行,尽管投注了心力后,才发觉外道与苦行并非究竟,但未因此而放弃追求真理的决心,最终成为觉悟真理的圣者,众生也才得以听闻佛法。 为什么当遇上外在种种境界、困顿之际,却能有截然不同于一般人的态度?佛法告诉我们,要有“正知正见”,也就是正确的观念可以引导我们正确的作为。而最实在的真理、人生观,首要即是“因缘果报”的道理,所谓“欲知过去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未来果,今生作者是”,在世间有为的法则中,种因即感果,因果历然,所以想改变人生、命运,从起一切善念、修一切善事开始,如儒家所说的:“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再者即是“缘起性空”的道理,知道万事万物皆是众缘和合所生,没有一样事物可以独立存在,所以是假有,本性是空。依着此理则知,没有任何挫折、烦恼不会过去,不令自己淹没在忧苦的情绪中、沉浸在往昔的回忆中,才能缩短伤痛复原的时间,走出悲伤的幽谷,然后再出发。 第三,则是“众生皆有佛性”的知见。佛者,觉也,也就是我们能见、闻、觉、知,却又无形无相的这念心是本具的,非父母所生、他人给予,蠢动含灵皆有。也因此我们定可重建起自己面对未来的信心,审慎地思惟,错误可以反省,过失可以改正,作为可以更多考量、设想,则人生始终有着无穷尽的希望。 古人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形容处于绝处也可发掘出新希望,而佛法则更直接地告诉我们个中道理,所谓“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也就是说明“万法唯心”。所以,明白根本道理,再依着三方向的正确知见来思惟、作为,人生除了可以活得更积极、更有意义,也处处无不是生机与光明,发现幽谷中的桃花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