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遗教经》云:“汝等比丘,已能住戒,当制五根,勿令放逸,入于五欲。譬如牧牛之人,执杖视之,不令纵逸,犯人苗稼。若纵五根,非唯五欲将无涯畔,不可制也;亦如恶马,不以辔制,将当牵人坠于坑陷。”警诫我们不要放逸五根入于五欲,如果不注意的话,会被这五匹无辔的野马拖着,后患无穷。经中接着又以“狂象无钩”及“猿猴得树,腾跃踔踯”为喻,表示心是五根的主人,身的放逸来自于心没有节制的关系。这样的比喻,让我想起常游走于电脑视窗中的现代人。
很多年轻人用电脑做功课时,会开很多与功课无关的视窗,例如开启和朋友聊天用的网站后,又会锁定自己的电子信箱,或又开启Facebook的视窗,看从未谋面的“面友”有没有新的近况消息?又或者玩玩电脑游戏,下载一些新的歌曲和影片等,花在功课上的时间是断断续续。但也不是只有年轻人如此,上班族也会在工作的同时,瞧瞧股票市场的上下,查查自己的电子信箱、帐单、电子报及浏览自己喜欢的网站。
很多人逐渐发现,自己不能把心持续放在该做的事情上。我们的心从上一秒到下一秒不停地攀缘在各种境界上,当我们在思考一件事时,会有一大堆不相关的资讯在脑中起起伏伏、生生灭灭,不得安宁。现代人好像都得了“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ency Syndrome),失去了专注的能力。在佛学院中,自己也注意到有时上网找资料时,也会被一些不相关的佛学文章、书籍所吸引,虽然仍是在佛学上下功夫,但这其中也有细微的放逸在。
如果我们能观察到这样的习气,因为失去专注力而空过许多时间,浪费许多精力,自己便会心生警惕。宗教人士、教育家、社会学家已常呼吁大众,要去改变这样的行为;社会上也有很多人试用各种方法,去做这样的努力。
习气是长期养成的,有些人可以很快地改掉,但对大多数人来讲,改变还是需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藉由修行的方法来改进,从因上来思惟《佛遗教经》所说的道理,仔细想想我们要让心这样放纵下去、不能作主吗?唯有培养出坚定的决心,努力改正,才不会永远留在“小人常立志”的地步。导师 上惟下觉大和尚也常教导我们用一句“阿弥陀佛”来收心,随时觉察、觉照,而诵经、礼佛、持咒也是一种善巧方便。当我们的心逐渐清净下来,放逸的习气也在改变,就可以专注于该做的事情上,那时就可以深切体验到“制心一处”的轻松自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