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如膏,農夫喜之,而行人惡其淋漓;秋月似鏡,佳人喜之,而盜賊惡其光輝。」這是唐朝有名宰相魏徵的詩句。當時唐太宗知道魏徵對國事盡心盡力,但對朝中還是有人彈劾他而產生疑問,於是魏徵用這首詩作了回答。《論語》當中提到:「子貢問曰:『鄉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鄉人皆惡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鄉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以孔子的立場,一個真正良善的人做的事情,惡人定會心生不滿,不然這種人也只是鄉愿或朋黨罷了。因此,產生種種誹謗的言詞,也就不足為奇。
西周末年,周厲王當政時,法令苛刻,殘害百姓,於是怨聲載道,大臣召公對此憂心忡忡,害怕國家因此發生動亂,於是上奏周厲王:「大王,百姓無法容忍您的政令,希望您能夠改正。」這時,周厲王一派輕鬆地說:「這只是少數人在作亂,我會把這件事情處理好。」於是周厲王派人去監視百姓的言論,一旦有人說了對他不滿的話,就會被殺掉。就這樣,熟人在路上遇到彼此也不敢說話,不滿的言論也就因此銷聲匿跡。不過三年後,國人終不堪忍受周厲王的暴政,於是揭竿而起,將周厲王流放到遠方。一開始召公的建言,逆了天子耳朵,不僅不被採納,反而被當作是百姓的一種誹謗。
誹謗和建言之間,如何作判斷呢?《禪林寶訓》曰:「中無主不立,外不正不行。」心中有了正知正見,產生了智慧,是非善惡也就了然於心。《佛遺教經》云:「若人有智慧之照,雖是肉眼,而是明見人也。」既是明眼人,惡意誹謗或是善意建言,自分辨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善意的建言,可以使我們反觀自心,有了過錯就修正。外在行為有了智慧作依據,自然不正自正,即所謂「身正不怕影子斜」。
面對誹謗時,作為一個行者又該如何應對呢?廣欽老和尚即是用「白眼相向,如沐春風」八個字來面對。擺在大殿的香火錢丟了,是誰拿的?師沒回寺以前,從來沒掉過香火錢,大眾直接聯想偷香火錢的人就是廣欽老和尚。於是整個寺裡上下,只要碰到老和尚,沒有不「白眼相向」的。古人說:「萬夫所指,不病而死。」可是老和尚依然「如沐春風」。之後真相大白,原來是執事故意考驗廣欽老和尚。於是大眾生起一片敬佩讚歎之聲,讚歎老和尚的忍辱功夫,可是和尚卻依然故我。古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以物喜,知道一切都是因緣和合,緣去還無,喜風之下仍然能夠如如不動;不以己悲,即使被誹謗、誤會,也不會跟世俗人一樣,定要爭個是非曲直。了達「我」只是個虛幻的假相,虛妄之下,又是誰在被誹謗呢?經云:「動氣出粗,即非法器。」一代高僧廣欽老和尚,給了我們最好的示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