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事物生成的法则,都必有其因。不论是善缘或是恶缘,都与我们结下无法避免的生命交叉线,总会在因缘成熟时出现。佛法告诉我们缘起法是一切现象形成的规则,而我们生存在人世间,免不了善善恶恶,但是当我们面对别人的恶意中伤或是误会狂怒的言语时,对于自心总是一种伤害。每个人大概都有过被误会或诽谤的经验,有智慧的人会选择不加辩白,清者自清,而浊者自浊;但是大部份的人会采取公开解释,或是极力辩白,希望大众能还自己一个真相。
如果我们善观缘起,一切的现象不会无缘无故降临到自己身上,这个时候只有反问自己,无数劫中我们不知与多少人结下了恶缘,今天在这个交叉点上,果报成熟,结果现前,当下唯有我们面对他的态度,今生绝断,无生忍辱。永嘉大师说:“从他谤,任他非,把火烧天徒自疲。”古人说:“唇如弓,心如弦,声如剑,长夜虚发,何能伤人,唯自加涂炭。”别人言语不能伤人,不过是自己的执着伤了自己。若是亟起反击,只有结下不解之缘,永无宁日,心为境转,更非修行学佛之人所当为。何况尘唾自污,有亏德性,讪谤之人,必然承当结果;修行之道,忍辱第一,而我们正好从此淬励品格,磨炼德性,把他视为逆增上缘之善知识,等念冤亲,心平气和,息诤于未萌,化干戈为玉帛。
昔者东瀛白隐禅师住山,山下一户人家的少女,突然无端地怀孕,少女禁不住父母一再逼问,说出白隐禅师的名字。当孩子被生下来,少女的父母便带着孩子去找白隐禅师理论,当时白隐禅师只说了一句话:“是这样吗?”孩子便被留下来抚养。之后白隐禅师带着孩子到处化缘,可谓千夫所指,所有的恶言恶语皆加诸禅师身上。一年之后,少女受不了良心的谴责,说出孩子的生父是村外的一个年轻男子,大家才知道真相,所有的人都前往白隐禅师住庵请罪,这时,白隐禅师也只说了一句话:“是这样吗?”是非以不辩为解脱,白隐禅师一念慈悲,保全了少女与孩子,代人受过,受尽冷嘲热讽,唯忍辱之功。
唐朝武则天时代,有仁相狄仁杰,一天武则天问狄仁杰说:“你以前在汝南,官声甚佳,但是有人到处诬谄你,你想不想知道情形?”这时狄仁杰回答:“即然陛下说是诬谄,表示陛下对于微臣的信任,若它是事实,微臣恭闻圣言,请陛下治罪。若不是事实,则可置之不理,至于是谁说的,微臣不想知道。”武则天听到大为赞赏,以仁师长者待之。这两则公案,给我们思考与反省,都在告诉我们如何面对恶意的言语中伤与诬蔑。反观现在的社会,尤其是政治选举,谣言、抹黑、诽谤充斥,智慧之人自能分辨是非,如何以清明的态度来面对诬谤,庄子说:“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无言才是对于诬谤最好的回应。
但是要如何才能止谤,最好的方法是反观自照,从修养自己的品德开始,反观自照,反省过失是断因,修养德性、成就人格是要立身处世,端正品德,身修则诬谤不能谄,身正则邪曲不能扰,“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修身。”(《三国志.王昶传》)修行之人更应对别人的恶意中伤与诽谤,含坚忍辱,心存宽恕,以慈悲之心,化解宿怨。就如大海不择细流,以成其大,不辞净秽,以成其广。海水不是只有接受清澈的河水,连污浊之水也要是一体含受,通体包容,而不以为秽,成其洋洋之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