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忍辱”来面对境界的人都知道,忍辱是提起、也是放下。提起,是要有勇气去面对境界,以所学的道理和法门来对治触境而生的烦恼。要放下的是谁对谁非的分别、患得患失的计较,以及心中不免会起的瞋恼与恶念。
东晋时,法显大师有一次与几位同门沙弥在田中割稻时,来了一群饥饿的贼人欲抢夺他们的收成。别人怕惹事上身而争相逃跑,只有年轻的法显大师独自留下。大师对这些盗贼说:“各位如果需要粮食的话就尽量拿去,但我担忧的是,你们就是因为过去不行布施,才会导致今日的饥贫;现在又来抢夺别人的收成,未来的境遇可能会比现在更坏。”结果盗贼听完法显大师的开示后,也就离去,没有拿走一点稻谷。
法显大师的忍辱,在于碰到恶境时不争是非,在于明暸对方恶行背后的原因而不怀怨心,才能在放下后挺身而出,站在对方的立场,使其了解因果的道理,这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勇气与力量。导师 上惟下觉大和尚开示《四十二章经》时讲得很清楚:“忍是因,力是果。”“佛法上讲的‘力’是一种不随时间、空间而改变的真力,唯有能行忍辱,方能达到多力。”所以,也应该是这样子的真力,支撑着法显大师以五年的时间至西域、印度求法,又花了十几年的功夫,在印度、斯里兰卡等地精研、弘扬佛法。
这样的勇气与力量,不是仓促之间可以培养起来的,如同学佛,也是要慢慢地累积。但只要在提起、放下之间,专心一致,精进不懈地去学习、去练习,就能得到。忍辱的功夫能增长我们的定力,扩展我们的心量。心量愈大,就愈能勇敢地面对各种境界,培养出没有挂碍、海阔天空般的豁达,得到忍无可忍的大力。正如《佛遗教经》云:“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