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者,知晓也;道者,途径也。知道,就是了解做事的方法与途径。然而,知道方法与途径,若不能落实于行,犹如终日说食而不能饱,成为纸上谈兵。换言之,唯有知行合一,才能化理想为行动,才能使美梦成真。
知行合一的重要性,向来为中外大思想家所重视。例如,明朝哲学家王阳明在《传习录》一书中便指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他进一步指出:“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
知行合一的另一个说法就是解行并重。在佛教寺院的大雄宝殿中,除了供奉释迦牟尼佛外,在其两侧还可以看到苦行第一的迦叶尊者及多闻第一的阿难尊者。两位尊者分别代表的就是对佛法的解与行。殿堂中一佛二弟子的造像,就是告诉行者,佛法不光是靠理解,最重要的是要落实在生活、行为上。
解行并重对于修行人尤为重要。若是偏于解而忽略了行,就会流于狂慧无归;若偏于行而无解,就会茫然不知方向,终究是白作工。《楞严经》云:“虽有多闻,若不修行,与不闻等。”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有一次向鸟窠道林禅师请法。禅师告诉他:“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居易回答:“这么简单的道理,连三岁孩儿都知道。”禅师说:“三岁小孩虽知道,八十老翁行不得。”这说明了修行者最容易犯的大忌,就是“说在空中,行在有中”。如果真正的知道,就要能解行并重。导师 上惟下觉大和尚便提示我们:“做不到就不是真知。真正知道的话,自然而然做得到。”
然而,如何才能真正地落实知行合一?又要如何才能真正地知呢?关键点就在于闻、思、修。除了知道之外,还要进一步去思惟。藉由思惟,方能使所知道的理生根,更由此而产生信心。如此一来,在落实于行时,自然不生疑惑,也就能真正地做到知行合一。若是不经思惟,遇到困难便易退转。
《四十二章经》中有一则公案:有一次佛问弟子:“生命有多长?”一位弟子回答:“在数日之间。”佛陀说:“你并不知道。”又问另一位弟子相同问题,这位弟子回答:“在饭食之间。”佛陀说:“你也未了解。”又再问一位弟子相同的问题,这位弟子回答:“在呼吸间。”此时,佛陀表示:“你知道了。”
从这个公案我们可以发觉,同样是对生命的体悟,由于每个人对法的思惟程度不同,因此答案就不同,所影响的知见观念也就不同,修行结果自然也就各有差异。
总而言之,任何事情的成功,除了知道方法、了解道理,还要进一步去思惟其中的义理,使知见能确立无误,然后付诸于实行。也唯有知行合一,才能筑梦踏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