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的旅途中,會面臨許多的困境,有的人選擇獨自面對,有的人則會請善知識指點迷津,前者雖然可以學習獨立,但也可能因此走遠路,乃至於走錯路;相反地,後者可以經由善知識的教導,不僅不會走錯路、走遠路,還能有效率地提升自己。修行這條路,善知識的指引猶為重要,所以憨山大師云:「修行容易遇師難,不遇明師總是閒;自作聰明空費力,盲修瞎練也徒然。」
《六祖壇經》云:「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緣心迷,不能自悟,須假大善知識,示導見性。」是故祖師大德為了生死大事,四處行腳,為的就是要參訪大善知識,以明心見性。宋朝有位石霜楚圓禪師,道心堅固,膽大心細,聞汾陽昭禪師道望為天下第一,決志親依。當時朝廷方問罪河東,路澤皆屯重兵,雖多人勸其勿往,禪師仍不改其意。然而汾陽昭禪師並未馬上將法傳授予他,反而藉由種種辱罵應機施教,最後終於成就楚圓禪師的修行,成為一代禪師。其實這就是善知識的可貴處,具大手眼,「善」於「知」病「識」藥,而能應病予藥,知道要用這種方法來磨鍊楚圓禪師,也因為楚圓禪師有堅毅的道心,修行才得以成就。是故《華嚴經》云:「若欲成就一切智智,應決定求真善知識。善男子!求善知識勿生疲懈,見善知識勿生厭足,於善知識所有教誨皆應隨順,於善知識善巧方便勿見過失。」
《華嚴經》亦云:「若能遠離惡知識,則得親近善知識;若得親近善知識,則修無量諸功德。」如何能不離善知識呢?《佛說除蓋障菩薩所問經》中提到:「菩薩若修十種法者,得不離善知識,何等為十?一者不離見佛或聞或念,二者不離聞法,三者不離供僧,四者不離於諸佛菩薩,讚歎禮拜合掌恭敬或復頂禮,五者不離於多聞人所聽受說法,六者不離聽受波羅蜜多法,七者不離聽受菩提分法,八者不離聽受三解脫法,九者不離聽受四梵行法,十者不離聽受一切智法。」
一切眾生志性無定,隨所染習起善惡業,近善則善,近惡則惡。若近惡友,便造惡業,流轉生死,無有窮盡;若近善友,起諸敬心,聽受妙法,必能脫離三塗苦惱,受最勝樂。《起信論》云:「如木中火性,是火正因;若無人知,不假方便,能自燒木,無有是處。眾生亦爾,雖有正因薰習之力,若不遇諸佛菩薩善知識等,以之為緣,能自斷煩惱入涅槃者,則無是處。」是故依止大善知識乃當務之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