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心
文/見梧法師

  

  無論是何種比賽,即使到了最緊要關頭,教練或指導老師向隊員們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保持平常心」。在非比尋常的時刻,身心處在緊繃的狀態,若能保持平常的心情,反而可以發揮更大的能力。此外,比賽過後,亦要以平常心來面對,如同《語本商君書•戰法篇》云:「王者之兵,勝而不驕,敗而不怨。」自古以來,勝敗乃兵家常事,假使不能以平常心來記取教訓,重新振作,一昧地只想反敗為勝,落入激盪和憤慨的情緒漩渦,不但無法有效地解決問題,更有可能因為思慮不周而作出無法挽回的錯誤決定。然而,名利富貴對於平常人的誘惑力,往往就是使人失去平常心的癥結。是以憨山大師云:「春日才看楊柳綠,秋風又見菊花黃;榮華總是三更夢,富貴還同九月霜。」是以,佛法講「世間無常,是生滅法」,正是為了使眾生返本還源,找回本具的清淨心和智慧心。

  對於世間人來說,不動怒、不躁進、按部就班,或許就是保持平常心;若是從修行的角度來看,則要更上一層樓。馬祖道一禪師曾說︰「若欲直會其道,平常心是道。何謂平常心︰無造作、無是非、無取捨、無斷常、無凡無聖,只如今行住坐臥、應機接物,盡是道。」<永嘉大師證道歌>亦云:「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由此可知,道就在日常生活當中,對於色、聲、香、味、觸、法的六塵境界,不要起貪心、瞋心、癡心,好壞都不執著,始終保持平常心,即使是凡夫,心不染污就能與佛心相應,也就是《六祖壇經》所說的:「心平何勞持戒。」可惜的是,有些人曲解了這個道理,認為修行不需要太過拘束,不用持戒,也不用禪坐,隨心所欲,放縱自己,並沒有真正地觀照、反省自己這念心及所作所為,到底平不平、直不直?如果心真的平了,言行舉止自然符合戒法律儀,這正是六祖大師的本意;倘使心不平、行為不直,必定需要依靠持戒來規範身口意三業。

  《楞嚴經》二十五圓通當中記載,有一位持地菩薩於普光如來住世時,修行造橋修路的法門:只要路面不平,就拿起鋤頭將凹凸不平的路面填平;只要有地方需要橋樑,持地菩薩就會不辭千辛萬苦,背負著沈重的沙土和石頭,去完成人們所期待的橋樑。等到毘舍浮佛出世時,持地菩薩轉生成為一個挑夫,不問路途的遠近,也不問貨物的輕重,一次只收取一文錢。一日,國王為了供養毘舍浮佛,大設齋宴,持地菩薩聽聞消息後,便事先將毘舍浮佛會經過的道路修補平整,等待世尊的到來。是日,毘舍浮佛知道因緣已經成熟,便在持地菩薩的面前停了下來,伸出金色臂撫摩他的頭頂,並且向持地菩薩開示:「當平心地,則世界地一切皆平。」當下,持地菩薩大徹大悟,領悟到內外一如,所有微塵等無差別,因為這念心真正達到平的境界,三昧就會現前。三昧即是定慧不二、如如不動、了了常知的這念心,如如不動是定,了了常知是慧,心如一潭止水,便是到達心平的狀態。假若沒有達到這個境界,就必須藉用種種的方便法門、藉由持戒來達到心平;心平,即等同於平常心。

  《信心銘》云:「夢幻虛華,何勞把捉。身心世界,夢幻空花;虛妄不實,何勞把捉。得失是非,一時放卻。」世出世間的人事物,都是緣起性空的假有,一旦因緣流逝,便像幻化一般,立即消失;然而,眾生執迷不悟,因而在六道之中輪迴流轉。反觀修行之人,只要片刻不離覺察、覺照,沒有妄想、無明、煩惱和習氣的遮蔽,如實地見聞覺知內外的一切,保持平常心,就和本具的佛性相去不遠。事實上,眾生從無始劫以來的妄想、執著,猶如一副副帶有不同顏色和度數的眼鏡,不自覺的眾生已經習慣透過這些眼鏡去視察萬事萬物,結果,必定接收到不同程度的扭曲及失真,連帶影響到身之所為、口之所語、意之所思,造作惡業,導致惡果。而今,有幸聽經聞法,悟到人人都有清淨心和智慧心,若能從保持平常心下手,經過一番的努力修持,就如同龍養珠、雞孵卵,成道指日可待。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