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心
文/见梧法师

  

  无论是何种比赛,即使到了最紧要关头,教练或指导老师向队员们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保持平常心”。在非比寻常的时刻,身心处在紧绷的状态,若能保持平常的心情,反而可以发挥更大的能力。此外,比赛过后,亦要以平常心来面对,如同《语本商君书.战法篇》云:“王者之兵,胜而不骄,败而不怨。”自古以来,胜败乃兵家常事,假使不能以平常心来记取教训,重新振作,一昧地只想反败为胜,落入激荡和愤慨的情绪漩涡,不但无法有效地解决问题,更有可能因为思虑不周而作出无法挽回的错误决定。然而,名利富贵对于平常人的诱惑力,往往就是使人失去平常心的症结。是以憨山大师云:“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荣华总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是以,佛法讲“世间无常,是生灭法”,正是为了使众生返本还源,找回本具的清净心和智慧心。

  对于世间人来说,不动怒、不躁进、按部就班,或许就是保持平常心;若是从修行的角度来看,则要更上一层楼。马祖道一禅师曾说∶“若欲直会其道,平常心是道。何谓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只如今行住坐卧、应机接物,尽是道。”<永嘉大师证道歌>亦云:“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由此可知,道就在日常生活当中,对于色、声、香、味、触、法的六尘境界,不要起贪心、瞋心、痴心,好坏都不执着,始终保持平常心,即使是凡夫,心不染污就能与佛心相应,也就是《六祖坛经》所说的:“心平何劳持戒。”可惜的是,有些人曲解了这个道理,认为修行不需要太过拘束,不用持戒,也不用禅坐,随心所欲,放纵自己,并没有真正地观照、反省自己这念心及所作所为,到底平不平、直不直?如果心真的平了,言行举止自然符合戒法律仪,这正是六祖大师的本意;倘使心不平、行为不直,必定需要依靠持戒来规范身口意三业。

  《楞严经》二十五圆通当中记载,有一位持地菩萨于普光如来住世时,修行造桥修路的法门:只要路面不平,就拿起锄头将凹凸不平的路面填平;只要有地方需要桥梁,持地菩萨就会不辞千辛万苦,背负着沉重的沙土和石头,去完成人们所期待的桥梁。等到毗舍浮佛出世时,持地菩萨转生成为一个挑夫,不问路途的远近,也不问货物的轻重,一次只收取一文钱。一日,国王为了供养毗舍浮佛,大设斋宴,持地菩萨听闻消息后,便事先将毗舍浮佛会经过的道路修补平整,等待世尊的到来。是日,毗舍浮佛知道因缘已经成熟,便在持地菩萨的面前停了下来,伸出金色臂抚摩他的头顶,并且向持地菩萨开示:“当平心地,则世界地一切皆平。”当下,持地菩萨大彻大悟,领悟到内外一如,所有微尘等无差别,因为这念心真正达到平的境界,三昧就会现前。三昧即是定慧不二、如如不动、了了常知的这念心,如如不动是定,了了常知是慧,心如一潭止水,便是到达心平的状态。假若没有达到这个境界,就必须藉用种种的方便法门、藉由持戒来达到心平;心平,即等同于平常心。

  《信心铭》云:“梦幻虚华,何劳把捉。身心世界,梦幻空花;虚妄不实,何劳把捉。得失是非,一时放却。”世出世间的人事物,都是缘起性空的假有,一旦因缘流逝,便像幻化一般,立即消失;然而,众生执迷不悟,因而在六道之中轮回流转。反观修行之人,只要片刻不离觉察、觉照,没有妄想、无明、烦恼和习气的遮蔽,如实地见闻觉知内外的一切,保持平常心,就和本具的佛性相去不远。事实上,众生从无始劫以来的妄想、执着,犹如一副副带有不同颜色和度数的眼镜,不自觉的众生已经习惯透过这些眼镜去视察万事万物,结果,必定接收到不同程度的扭曲及失真,连带影响到身之所为、口之所语、意之所思,造作恶业,导致恶果。而今,有幸听经闻法,悟到人人都有清净心和智慧心,若能从保持平常心下手,经过一番的努力修持,就如同龙养珠、鸡孵卵,成道指日可待。



单元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