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德云:「勇猛心易發,長遠心難持。」勇猛的精進心好比一個點,這個點要配合長遠心的作用才能連成線、形成面。反之,沒有了長遠心,再多的精進也只是無數個曇花一現而已。
孟子亦云:「原泉混混,不舍晝夜,盈科而後進,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爾。苟為無本,七八月之閒雨集,溝澮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漫無目的的勇猛精進,就像一場雨,表面上看似充盈大地,但不久就會枯竭。相反地,掌握了修行的根本知見,精進心就會如同一條有源頭的河流,長流不息,最後才能到達菩提涅槃的彼岸。
因此,無法發長遠心的原因,即在於對修行知見的模糊,使自己無法找到成佛大道上的願景及動力。試想,至聖先師孔子若沒有了大同世界的理想及經世濟民的熱情,如何周遊列國十四年,桃李天下?同樣地,修行人沒有了「願」景與動「力」,也就無法在菩薩道上永不退轉。《大乘本生心地觀經》云:「一切菩薩復有四願,成熟有情,住持三寶,經大劫海終不退轉。云何為四?一者,誓度一切眾生;二者,誓斷一切煩惱;三者,誓學一切法門;四者,誓證一切佛果。善男子,如是四法,大小菩薩皆應修學,三世菩薩所學處故。」是故,菩薩行者的根本願力即是四弘誓願。鄭板橋先生曾說:「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修行路上堅定四弘誓願,就能不為外境動搖而退卻。
一台沒有方向盤及汽油的車子,是不可能到達目的地的。同樣地,修行人不發四弘誓願,就無法確立成佛道、斷煩惱的目標,更提不起廣學、度眾的動力。是以,總是在修行路上進進退退,始終無法到達菩提、涅槃的彼岸。以四弘誓願為基,上求佛道而無所求,下化眾生而無所化,就能於漫漫的菩薩道中,發無上菩提心,頓悟成佛。
佛陀十九歲出家,三十歲成道,說法四十九年,談經三百餘會,最後在拘尸那城娑羅雙樹下入涅槃,畢生皆在為弘法度眾而努力,無有退轉。而佛陀的菩薩行更非僅止於一世,《梵網經》中記載佛陀曾說道:「吾今來此世界八千返。」成佛並非就是修行的終點,真正的長遠心,即如同世尊,在生死大海中示現無數次八相成道來利益眾生,無有疲厭。此乃修行人發長遠心的最高典範。
《華嚴經》云:「善男子!譬如燈炷,隨其大小而發光明;若益膏油,明終不絕。菩薩摩訶薩菩提心燈亦復如是,大願為炷,光照法界;益大悲油,教化眾生,莊嚴國土,施作佛事,無有休息。」以四弘誓願為燈炷,大悲心為燈油,就能讓自心中那盞無盡燈,超越無量劫,光照三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