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來祖師修行能夠有所成就,除了初發心勇猛,道心堅固,最重要的就是能發長遠心。趙州從諗禪師,幼年出家修行,後參訪南泉普願禪師,並依止修行二十年,嗣後行腳參訪諸大善知識,一直到八十歲還在外面行腳,四十年間看一「無」字,不雜用心,因此大徹大悟。後來,從諗禪師接受大眾祈請,住持於趙州城東觀音院,四十年間大闡禪風,不僅為當世所敬重,後世清朝雍正皇帝閱讀其語錄,亦深覺高超,因此封為古佛。近代高僧大德虛雲老和尚,一生行持亦是如此,從初發心到圓滿示寂,不論逆境、順境,修行都是努力不懈,始終如一,因此才能有所成就。
佛陀時常告訴弟子,修行要能夠有所成就,必須以精進、勇猛的行持力,克服種種困難與逆境,這念心時時安住在正念、正慧,如此就能破除煩惱魔障,證得道果。譬如,周利槃特尊者,雖因宿世業障而愚癡魯鈍,卻能日復一日地精進用功,不斷地念誦佛陀教導的法語「拂塵除垢」,同時為道場做清潔打掃的工作,逐漸消除業障,最後證得阿羅漢果,正印證了佛經所云:「若勤精進則事無難者,是故汝等當勤精進,譬如小水常流則能穿石。」反之,若修行者的心念經常懈怠,一曝十寒,就好比鑽木取火一般,磨擦尚未發熱就停止下來,想要得到火花,是不可能的夢想。
經云:「若出世正法,及世間義利,皆由彼精進,捨此則無有。」無論是學業、事業、道業,都必須在「精進」這門功課上痛下苦功,發長遠心,堅持到底,因為「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唯有在因地上辛勤耕耘,精純專一,才能得到豐盛的收穫。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精進書藝,為了使技藝更加精湛,每日都在家中的池畔練字,寫完字後,便在池子清洗硯台,經年累月,池水都被染成黑色。由於他精進不懈的努力,終於成為書學大家。
世間的學業、事業要有成就,都必須長久努力,才能有所成就。學佛更是如此,古德云:「生生若能不退,佛階決定可期」,不僅是今生,生生世世亦須持續不斷地努力,才能有所成就。
《法華經》中,佛陀為舍利弗尊者授記成佛:「舍利弗!汝於未來世,過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劫,供養若干千萬億佛,奉持正法,具足菩薩所行之道,當得作佛,號曰華光如來。」舍利弗尊者已證得阿羅漢果,為佛陀上首弟子,協助佛陀弘揚教法四十餘年,並發無上道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尚需生生世世行菩薩道,方能成就佛道。凡夫眾生當學習尊者之精神,發菩提心、大願心、長遠心,精進不懈,才能圓滿自利利他菩薩行,成就菩提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