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则知名的寓言故事是:一个卖牛奶的女孩,头顶着一罐牛奶,走在往市集的路上。她边走边想:“如果将这罐牛奶卖了,就能够存钱再买一头牛,如此牛奶的产量就更大,能够卖更多钱、买更多牛。当钱愈来愈多,就可以买新衣服、住大房子,甚至成立家庭……”她愈想愈欢喜,不由得手舞足蹈起来,一不小心,将头上的牛奶罐摔落,牛奶倾泄一地,刚才编织的美梦瞬间化为乌有。这则故事的主角因大作白日梦,没有好好掌握眼前的事物(头上的牛奶),以致梦想破灭,就是不能“活在当下”的例子。
什么是“活在当下”?社会上常见两类误解:一种是认为未来渺茫难测,因此以消极的态度面对人生,得过且过;另一种误解则是认为人生短暂,应及时行乐,因此放纵身心在五欲之乐,乃至有“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的心态。这两种错误的观念都无法为自己开创光明的人生,反而会产生许多后遗症,害人又害己。
所谓的“活在当下”,应是着眼于现在,既不沉缅于往事,亦不对将来作无谓揣测;既不对昨日掉悔,亦不为明日杞人忧天。把握目前的生活,随缘尽份,用心经营自己每一天的生命。以这样的态度来看待人生,就能活得积极而有光采。这是以世间法的角度来诠释“活在当下”的意义。若以佛法的观点来看,则有更为深刻的涵义。
众生的心念总是容易攀缘外境,不但攀缘眼前的境界,也攀缘过去及未来。例如,学生准备考试,本当专注一心,却因上次考不好而对考试产生畏惧,又担心这次若是又考不好,将受到师长及父母的责备。如此的心念,即是住着在过去及未来,令一个又一个的“当下”从眼前溜走,无法专心准备考试。这是因为“觉性”不能时时提起,因此心念迁流而不自知;生灭不停,无法发挥觉性的妙用。
觉性即是佛性,人人本具,是一念清楚明白、能作主的心。如果能时时保持觉性,又能对因果的道理有坚定的信心,就不会落入前述消极及放纵两种负面的思想中:明白放逸将导致愚痴、堕落的果报,则不致放纵身心;明白自己的心念能改变未来,则能积极努力,作自己命运的主人,在每一个当下种下善因。
如何能常保觉性?则须磨炼这一念心,让它由粗转细,渐渐便能不攀缘外境,安住在当下,这也就是导师 上惟下觉大和尚所说的“人在哪里,心在哪里”。磨炼心性的方法,首要即是持守戒律,讲求威仪细行。不论是在家居士的五戒、菩萨戒,或是出家众的沙弥十戒、比丘及比丘尼的具足戒、菩萨戒,都在帮助修行人提起觉性,时时观照自己的身口意三业,用觉察来发现过失,用觉照来改正过失。而威仪细行的讲求,亦能去除恶习,令身心寂静,不打妄想,不攀缘外境。
持戒第一的佛陀弟子首推优波离尊者,大、小乘粗细戒律,乃至三千威仪、八万细行皆能持守,纤毫无犯。尊者自言:“我以执身,身得自在,次第执心,心得通达,然后身心一切通利。”尊者因持戒而能作身心的主宰,终至证得阿罗汉果。如果想在变化生灭的外境中如如不动,不为消逝的过去及未知的未来牵肠挂肚,亦不在顺、逆境界中迷失方向,错失每一个今天,就应积极磨炼自己的觉性,从持戒及细行中时时返观自照,让觉性时时现前,照亮自己的人生。若觉性时时放光,即是活在当下,不须刻意营求,亦能开创光明的未来。
孔子曾站在一条奔流不息的江边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人生的时光也是在分分秒秒中消逝,如果不能把握当下,即如奔流向前的流水般无法回复,徒然浪费生命。唯有着眼于现在,提起觉性,不为念念迁流的攀缘心所牵绊,才能拥有自在、作主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