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照细行,落实修行
文/见桦法师

  

  佛说三千威仪、八万细行,马胜比丘威仪第一,不仅摄化了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也度化了无数有情,而世间人往往以风度翩翩、文质彬彬来称赞为人处世时所流露的合宜行止,可见,无论世出世间,良好的威仪都是大家所重视的。

  要了解细行之重要性前,一定要先了解何谓“细行”。“细”字之部首为糸,代表的是纤维紧致之丝线,本身即有微细之义,而右边之“田”,则以田地纵横贯串,形同网络。网络紧密,穿梭其中,必然要谨慎注意,更加显发“细”字的意涵,所以,细行即是微细之举止行仪,任何语默动静中所流露的皆是细行。如此说来,日常生活中无论何时何地皆是观照细行之所在。儒家云:“诚于中,形于外。”外在言行所展现的,即是自心的呈现,固不能从外在之言行论断个人,但是往往修养完善、觉照力强的人,在日常中多能看顾自己之威仪细行,孔子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在《论语》中提到孔子“升车,必正立,执绥,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虽然是坐车这样细琐之事,孔子的举止和态度仍是谨守礼节而不随便。孔子上马车后则端正站好,两手把执扶持之绳带。在车上,收摄六根,眼睛不任意地左右顾视、不高声说话,更不会看到了什么景象,就东指西指,大肆评论。从中,我们明了:光是坐车一事,孔子所展现的不仅是从容庄重的气质,而其一致的言行,更影响了周遭的弟子,形成一股知礼好礼的良善风气。

  换个角度思惟:如果孔子仅有丰富学识,虽然一样能设坛讲学、诲育弟子,但影响力绝不会宏大,何以故?人们如何能相信一个只会说而做不到的人?又,能将学问说得头头是道,而自己却不能从中落实、端正言行,这样的学问岂能令人信受奉行?孔子尊礼、知礼、守礼,日常生活中举凡应对进退、吃饭穿衣、行住坐卧,都能恪守礼节而行事,虽然这些都是不显眼的琐事,但琐事中流露的是个人的修养,也是区别文明或粗鄙的重要指标。中华文化至今不衰,正是能代代传承美好礼仪,更予以体现之缘故。

  儒家的礼节是世间法中与人沟通的圭臬,而佛法的道理进一步遍及一切世出世间,奉为准则,落实修行,不但自利利他,更能得自在解脱。相较儒家之礼仪,佛法讲戒律、规矩,表面看似束缚,其背后的精神却是慈悲、智慧。我们宁可在因地上谨慎小心,不违犯规矩,也不希望在果报现前后,难过懊悔。如果说戒律是大方向的规范,威仪细行就是规范下该注意的相关细则,细则愈是观照,戒律持守得愈清净,身心也愈得自在。

  以不杀生戒为例,只要能不杀生即是持戒,但是积极地来说,我们要起慈悲之心,不忍众生受苦而护生、放生,如何在细行中落实?走路时,缓步慢行,注意脚下是不是有微小的动物爬行,不因个人的不注意而伤害了它们的生命;乃至于擦桌子、地板,清洗打扫时也可以将动作放轻、放缓,如此便是以不杀生为前提,进一步观照自己行为的具体实践。其余如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等戒,亦是同样的道理。若能依戒而行,不仅自己直接受益,从中也因为觉性提起,观照言行,而避免了触恼众生之过失和烦恼。若能进一步做到布施,说正语、法语等,修菩萨行,则能因恒思利他,扩展心量,破除我执。由此可知,规矩、细行虽是有为法,但从有为法的落实中,提升了觉性,觉性时时现前,威仪必然摄受而端庄。所谓“修德有功,性德方显”,正是这样的道理。

  无论是世间法的礼节,或是出世间法的细行,都是事相的持守,但更重要的是持守的心,“一切法无不从此法界流”,保持心的清楚明白,觉性时时现前,则能执中适时,处处作主,则言行、举止、威仪之展现,必是持重、谦和、恭顺,无入而不自得,人生必定光明。



单元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