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成長的契機
文/見熔法師

  

  生命的提升與成長絕非自然而得,而是必須透過精進、努力來達成,其關鍵點即是「承擔」。承是接受;擔是挑,以肩承負之意。承擔得了來自外在及內心的壓力、挫折,淬鍊為生命的膽識和智慧,就能產生一股向上提升的力量。具備這樣的特質,才能承擔責任。

  一個人若能勇於面對壓力、逆境,就會調整原有的觀念、想法,以化解壓力,度過難關;一個人若願意承擔責任,就會有無比的勇氣和力量來達成使命。國父孫中山先生認為:人生以服務為目的,聰明才智大者為千萬人服務;聰明才智略小者為十百人服務;至於沒有聰明才智者,至少要為一己服務。這即是承擔的觀念。正因為國父有承擔的觀念,所以終其一生,都在為革命奔走,為推翻專制政府、解救人民而努力。國父臨死前仍掛礙責任未了,真的是以國家存亡為己任,置個人死生於度外,其承擔的魄力與胸襟,實在令人敬佩。這樣的努力,不但讓個人生命得以成長,社會的民主亦隨之萌芽。

  佛由人成,沒有天生的釋迦、自然的彌勒。成佛得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因地修行,如:釋迦牟尼佛過去曾為能施太子、忍辱仙人、雪山童子、鹿王等,在因地修菩薩行,難行能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如果沒有過去的忍辱與承擔,哪能有後來的成佛證果呢?唐代的高僧義淨大師寫了一首詩:「晉代齊梁唐代間,高僧求法離長安,去人成百歸無十,後者安知前者難。」此詩歌頌歷代高僧大德,不忍聖教衰、不忍眾生苦,一肩荷擔起如來家業,遠赴印度、西域求法,為佛法的弘揚盡了最大的努力。隋唐時期,佛教之所以興盛,即是因高僧大德忍辱負重,用生命寫歷史,兩肩扛起如來家業才得到的成果。所以有寬廣的胸襟、強而有力的肩膀,其所承擔的責任就愈大;也因發心廣大,自然將個人的壓力、挫折置之度外,生命也因此獲得成長、提升。

  世間人若能各安其位,父盡父職、子盡子職,夫婦、兄弟、長幼、上下各盡其分,也是承擔責任的表現,必能達到家庭和樂、社會祥和的境界。可惜一般人易於文過飾非,有過推諉、有功則爭,無法面對挫折、壓力,如此人生找不到成長的使力點,生命將難以提升。要想改變這樣的窘境,必須改變知見、觀念,好事歸他人,壞事自己承擔,人生大道才會愈走愈光明。

  戰國時代廉頗與藺相如的故事,即為「承擔」之義下了一段註腳。廉頗為趙國良將,因攻城野戰立下大功,受封為上卿,而藺相如也因外交貢獻,得到皇上的青睞。藺相如因官在廉頗之上,所以引起廉頗的不滿,時時想找機會屈辱他。藺相如不但不和他爭,且處處退避,並表示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於趙者,只因我們兩人在此。今兩虎相鬥,這個優勢就不在了,所以我應當以國家的利益為優先,置私人恩怨於後。廉頗聽了這段話非常慚愧,肉袒負荊,登門謝罪。最後二人和好如初,並成為刎頸之交,齊心努力,終為趙國帶來二百多年富強的局面。因此,能夠願意認錯悔過,即是能承擔的勇者。

  勇於承認過失並懺悔改過,不但是勇者,也是仁者。《中庸》云:「知恥近乎勇,力行近乎仁。」雖然從大方向來說,修行人要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但於上求下化的同時,更要端正知見,勇於承認錯誤、調整心念、修正習氣、清淨三業,才能真正承擔修行人所應承擔的責任。生命真正得以成長,即從「承擔」開始。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