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一位居士分享:“公司里有一位同事,每当上司交办其工作时,他即抱持着自己一定做不好的想法,最后结果必定如其所料。”由于他一开始就对交办的工作没有“信心”,停留在“一定做不好”的想法上,自然而然就不会想办法突破,没有尽心尽力,当然会如其所预期的结果。由此可知,“信心”乃是成就万事万物的根本关键。
《华严经》云:“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即是告诉行者对于佛法的道理要建立正知正见,由此产生“正信”;依此“信心”来“体解”佛法,“躬行”佛法,“亲证”佛法,如此必能产生无量无边的功德与福报。世人亦云:“风雨生信心。”只要有坚定的信心,不论外在的境界风有多强、多大,无明雨势有多猛、多烈,终会雨过天晴、风平浪静。综而言之,“信心”是一切事物成就的础石要素,能令人提升与突破困境。
既知“信心”的重要,进一步还要知晓其养成方法。就世俗而言,即是从事物的成就中来累积“自信心”与“他信心”。例如从小到大,只要顺利完成事情,就会受到赞许,无形当中即能建立信心。就儒家的观点来说,则是以“信用”为出发,不论对人、对事、对物均能“诚信”待之,自然而然就能从中生起无比的“信心”。
以佛法的角度来说,就更加深入圆融。首先,要先确立佛法的正知与正信,进而依法力行、体证,最后必能产生坚定的信心。如佛所言:“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自证得。”佛是真语者、实语者,若能依着道理如实知、如实信、如实行,即所谓“念起即觉”,时刻保持清楚明白的心,日久功深,即能产生坚定不移的信心,任谁也无法变易。
佛典中有一则“蛇头与蛇尾”的公案,描述一条蛇,平时都是由蛇头引领方向。一天,蛇尾信心满满地认为自己也可担当此任,便央求走在前面。虽然蛇头知道由蛇尾来引领的危险性,但熬不过蛇尾的坚持,只好妥协。由于蛇尾没有眼睛,不知前方有何险恶,所以任意行走,最后一不留神,便将蛇头带入火坑,焚身而亡。又如淝水之战,前秦苻坚自恃有百万骑兵,兵力强大,绝对胜利在望,没想到东晋在谢玄的统领下,以谋致胜、以寡击众,最后不仅秦兵败退,连苻坚都为流矢所中,几乎丧命。这两则公案都是告诉我们,自以为是的过度自信,容易产生慢心,会把自己与大众带入苦难跟困境之中。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缺乏信心又容易导致“自卑”,难以产生动力来面对境界。因此,过度的“信心”与缺乏“信心”均难以成事,唯有中道而行,方能全面地掌握与了解。
佛言:“佛法如大海,为信乃能入。”虽然信心非常重要,但信心又源自于“自性”;虽然自性能显现种种假有与作用,以完成种种事物和功德,但若执虚为实,仍是有生有灭的有为法,所以我们最后还是要回归到不生不灭的菩提自性,才是究竟圆满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