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際的互動中,總可以發掘他人的優點、長處,若能存以「見賢思齊」之信念,就有正面學習與提升的機會;反之,若心生忌妒,覺得沒什麼了不起,就會產生煩惱,不但沒有功德、福報,反而自誤誤人。因此,若能正面思惟,人生必能步步向光明前進。
宋朝有位法演禪師,依止舒州白雲守端禪師修行,並發心「磨頭」的執事,負責碾磨榖、麥等雜糧。法演禪師將磨院的收入,扣除僱用工人和供齋的花費後,餘額悉入常住;但忌妒他的人卻常跟守端禪師道其是非,稱法演禪師逐日在磨下飲酒食肉及養莊客婦女,令大眾議論紛紜。一日,守端禪師喚其至方丈室教訓喝斥,法演禪師卻面不改色,無有辯解,直作禮而去。後來守端禪師進一步了解,才發現此事為小人忌妒所害,根本無中生有。
所謂「因地不真,果招紆曲」,心量狹小之人因忌妒法演禪師,而造搬弄是非的口業,若不知反省檢討改正,將令自己步向懸崖絕壁,飽受苦果。
春秋時,齊國有一位大夫名為鮑叔牙,與管仲為莫逆之交。早期經商時,鮑叔牙知道管仲家徒四壁,甚為困苦,都會將大部分的營收分給管仲,使其維持家計。因齊僖公駕崩,兩人從政後各謀其主,鮑叔牙輔佐公子小白,而管仲則輔佐公子糾。後來公子小白與公子糾爭奪國君之位,公子小白得勝,即位為齊桓公,而管仲也因支持公子糾失利,牽連入獄為囚。但鮑叔牙知道管仲是位治國人才,如此鋃鐺入獄,埋沒才能,實是齊國的一大損失,於是向齊桓公推薦此人。齊桓公聽了鮑叔牙的建議後,不計前嫌地擢拔他為輔相,終於使齊國完成統一霸業。
因為鮑叔牙對管仲沒有忌妒之心,再加上齊桓公的寬宏大量,故能讓管仲一展長才,強國富民。由此可知,忌妒他人則易生煩惱,造作種種不良善的身口意三業;若能欣賞他人長處,則會以正面的思考、態度來面對,不僅能夠利益他人,亦能讓自己步步邁向光明。所以,能夠「正面欣賞他人長處,忌妒惡心自然遠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