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愍眾生,願皆成佛
文/見約法師

  《華嚴經》云:「諸佛如來以大悲心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一切諸佛菩薩皆為芸芸眾生而來,因不捨一眾生的悲憫,所以發菩提心、大悲願心,只為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因此成等正覺。

  儒家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嚮往之。」修行日久,考驗日艱,唯有以諸佛菩薩為師,發廣大願心,從日常生活中落實觀世音菩薩的大悲、文殊菩薩的大智、地藏菩薩的大願及普賢菩薩的大行,自利利他,弘揚佛法,才能成就佛道。所以不管是早晚課誦、出坡作務、參禪打坐,都是發菩提心的上上因緣。

   至聖先師孔子不捨一眾生之悲憫胸懷,在《論語•公治長第五》中即明確記載。有一天,孔子和顏淵、子路兩位弟子隨興交談,孔子說:「你們何不談談自己的志願?」子路回答:「我願將自己的車馬、皮衣和朋友共享,即使破舊、損壞了,也不覺得遺憾。」顏淵則說:「我願不誇耀自己的才能,不表揚自己的功勞。」隨後,他們也請老師說說自己的志願。孔子告訴他們:「我願年老之人都能得到奉養,過著安樂的生活;朋友之間都能誠信相處,不互相猜疑;年少之人能得適當教養,並感懷親德;天下之人皆能各得其所,處處充滿祥和之氣。」孔子這種為普天之人設想的悲愍胸懷,才真正是無我的境界。

  歷代賢哲之所以成聖成賢,往往是在成就他人的過程中,不僅成就自己百折不撓的堅忍毅力及胸懷千古的高遠格局,也成就了拯濟眾生的菩薩行履。所以修行要有所成就,就要先發起大慈悲心,因為慈悲心是菩提心的前方便,有了大慈悲心,再慢慢提升、淨化,就能達到《金剛經》所說的「無住生心」,成就無上正等正覺。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