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住大乘心,善開方便門
文/見彥法師


   《大乘起信論》云,深信大乘心於無上菩提,不生懷疑,不動搖退轉,便能任運發起三種道心──直心、深心、大悲心;進而因大悲心,具足善巧方便,廣化眾生。

  眾生本具的清淨心具足無窮妙用,與諸佛如來無異,只因久被塵勞封鎖,如寶珠蒙塵,失去智慧光明,而妄受生死輪迴苦惱。若能反聞自性,則如千年暗室一燈即破,以大悲心廣化有情,則無量有情亦能尋回自性寶光,得解脫安隱。自性起用的悲願,觀一切眾生平等無二,故願心能遍及一切,無有分別。

  《楞嚴經》記載,阿難尊者被外道咒術所攝,陷於淫室,險失戒體。佛陀以威神力救拔阿難尊者,並開示眾生攀緣的識心是隨境和合,本無實性。於是阿難尊者捨棄了虛妄識心,終於親見久經尋覓的妙明常住真心,並說道:「妙湛總持不動尊,首楞嚴王世稀有。銷我億劫顛倒想,不歷僧祇獲法身。願今得果成寶王,還度如是恆沙眾。將此深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尊者不僅契悟了真心本自清淨、本不生滅、本自具足、本不動搖、能生萬法的道理,並且發起大悲心,願令一切眾生也能明心見性,永脫生死輪迴。

  經云:「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觀世音菩薩依耳根證圓通,生起與十方如來相同的慈心,也能同見六道眾生的無量苦惱,以大悲心令眾生無所畏懼。菩薩三十二應化身,變現不同形象,或隨願施予,或懲奸儆惡,或聞聲救苦,皆是契入大乘妙心後的善巧運用,令眾生離苦得樂,終而究竟成佛。

  《達磨二入四行觀》云:「但為去垢,稱化眾生而不取相。此為自行,復能利他,亦能莊嚴菩提之道。檀施既爾,餘五亦然。為除妄想,修行六度,而無所行。」菩薩見眾生迷失妙明真心而起大悲心,因無我相,心量廣大無際,所以與清淨自性相應,菩提心現前。

  昔日,寄禪法師因可憐飢困無主的小狗,於是違反道場規矩,將剩下的齋飯留給小狗吃,不料此時方丈和尚正巧經過,寄禪法師便趕緊吞下餵食小狗的齋飯。寄禪法師因無私的真誠慈心,當下與自性相應,便開悟了。由此公案也說明了無我的悲心是見性的基石,依著法性平等之理廣度眾生,便能去除心中的無明煩惱,彰顯不可思議的真如功德。

  修行六度而心無所得,不起無明、妄想等邪見,便是安住在真如自性上。真如自性,即是智慧佛、如如佛,即是本具的淨智覺性、本具的空性。因大悲心,覺性靈光獨耀,起心動念都是神通感應,待人接物無不隨心如意。因大悲心,能安住空性澄明,包藏太虛,如活水源頭,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依此安身立命,自在安隱。《壇經》云:「直心是道場。」正因大悲,廣修萬行而無所行,於是遠離了顛倒妄想,堅住直心,永斷無明,圓成佛道。

  大悲心、直心與深心,皆是一體。直心念真如,安住於自性中,必會稱性生起大悲,憫念眾生;亦會發乎深心,廣積福德資糧,成就圓滿報身。同樣地,生起悲心、深心,自然會盡一切的力量,觀眾生需要,在利他當中,不僅破除我、法二執,亦能消除業障,真如也就能漸漸現前。如此,安住大乘心,善開方便門,由事而理,由理而事,迴護用功,必能水到渠成,圓滿佛果。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