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道之實踐與重要性 文/見冉法師 |
孝心,乃孝順父母尊長的心意。真正的孝心,是不讓父母擔憂自己的生活起居,遠行須告知父母,並且速往速歸。對父母常懷養育之恩,一心照料,縱遇不順之事,也應忍受。 昔日佛陀於淨飯王逝世後,欲報其恩澤而擔舉父棺;目犍連尊者欲救拔母親脫離餓鬼之苦,而啟建盂蘭盆法會。古代聖賢尚能孝敬父母,更何況是我們世間的凡夫眾生呢?在眾多善法中,以孝為首,過去的祖師大德,皆注重孝敬父母,以往的賢君忠臣,亦離不開孝道的精神。孝道之所以重要,是因父母恩重如山,所做一切都是為子女著想,其恩難以報答,所以即使父母不在世上,也應多作功德善法迴向,使其超生善道、往生淨土。 在儒家的《論語》典籍中提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于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現今之人,以為只要養活父母,讓他們有得吃、住就是孝道;其實,當中若無孝敬之心,與飼養動物又有何不同?所以,子女要以虔誠、感恩之心來事奉、孝養父母,才是孝道根本。 《白水老人百孝經》說:「羔羊跪乳尚知孝,烏鴉反哺孝親顏,為人若是不知孝,不如禽獸實可憐。」畜生之輩尚能實踐孝行,如果人們不懂得盡孝道,則比那些知道要報父母恩的禽獸還要可憐。因為人若不懂得孝順父母,造作五逆十惡之罪,一定會遭世人唾棄,日後必招感無量苦果。 為人最基本的就是要做到知恩、感恩、報恩。從小開始,父母對子女的照顧可以說是無微不至,凡是有好的東西一定留給孩子,沒有一點私心,而一切辛苦都由自己承擔。《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裡說:「假使有人,左肩擔父,右肩擔母,研皮至骨,穿骨至髓,遶須彌山,經百千劫,血流沒踝,猶不能報父母深恩。」可見父母之恩浩瀚難以回報。 所以,真正報答父母深恩的方法,就是將父母所給予我們的這份愛,化為大愛,愛所有一切眾生,使這份愛能夠淵遠流長,溫暖整個世間,不僅自利又可利他,處處行菩薩道,這就是大孝的實踐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