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的精神與意義 文/見牟法師 |
三千多年前,世尊欲涅槃時,阿難尊者問:「世尊!您滅度之後,末世眾生當以何為師?」佛陀懇切的告訴世人:「以戒為師!」近代虛雲老和尚在臨將圓寂之際,也告訴我們唯有將戒律持守好,出家眾這一領大衣,才能夠永久保守,可見「戒」的重要性。在佛教中,不管是在家眾、還是出家眾,都有其應當發心持守的戒律,如在家五戒、八關齋戒與出家沙彌戒、比丘戒等等。 一般人往往認為戒律是一種約束,認為持戒之後,做很多事情都不得自在,何必自討苦吃。其實戒律是在去除我們的習氣和執著,透過戒律的持守,能夠「防非止惡」,讓我們無犯惡行。佛法告訴我們:「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造作了惡業,自然將來就要受到惡報。如殺生,將來必得短命多病之報;偷盜,則終受貧窮下賤之報。由於每一條戒所遮止的內容不同,只要能持一條戒,就能解脫一項毀犯該戒所帶來的惡果,所以戒又稱為「別解脫」。所以,持戒能夠幫助我們解脫造惡所要承受的惡報,如果能夠了解其中的道理,就知道持戒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正因為眾生有毀犯的習氣,所以持戒才會覺得不自在,就像是國家的法律,對行事正當的人來說,並不會覺得是約束,反而是一種保障;而對小偷而言,便覺得礙手礙腳。透過持守戒律,戒除毀犯的習氣,最後必能得解脫自在。 此外,戒律對於修行人來說是很重要的。佛法中的究竟之理,是菩提、涅槃。菩提心、涅槃性是指定慧等持的這念心,修道學人莫不以修定、修慧以契入這念妙明真心為究竟。而要修定、修慧,又必須以持戒清淨為前提,所謂「尸羅不清淨,三昧不現前。」尸羅就是戒,持戒清淨,所得到的禪定才是正定,在定中啟發本具的智慧,照破心中的無明煩惱,最後就能契入這念妙明真心。所以《楞嚴經》云:「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為三無漏學。」由此可知,持戒實為入道之基石。 在佛法中,不論是大乘、小乘,以及禪、淨、密、律各宗,都是以持戒為根本。在小乘來說,注重的是持身不犯。大乘佛法則更進一步,由戒相回歸到戒體,所謂「戒體」,就是本具不生不滅的這念心,大乘佛法直接在起心動念處修,要我們這念心不起惡念、不住兩邊,時時覺察、覺照,這才是最微細、最高的持戒。因為身、口的造作都是從心而起,心若能夠不犯戒,身、口一定無犯。要知道戒律就是要幫助我們安住實相,這也是戒律的精神所在。若能對大小乘戒律的不同處有所了解,通達戒律的開遮持犯,就不會因為固執不精,成為錯路修行。 世尊曾經比喻戒法就像是渡海浮囊一般,我們要度過煩惱的大海,必須藉浮囊之力。犯戒之人,就像是浮囊破了洞,一定是沉淪於煩惱業障海中。所以,唯有持戒清淨,才能夠安穩的到達涅槃的彼岸。《遺教經》中,佛陀告訴我們對於戒法,要「如闇遇明、貧人得寶」這樣的珍重。老實持戒,不啻現前三業即得清淨,亦能感得未來殊勝莊嚴的果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