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說 文/見庸法師 |
「一言以興邦,一言以喪邦。」儒家之士深明言語的影響,於是在立德、立功之外,還強調立言的重要。而菩薩修行度世當中亦需具備無礙的辯才,如《八大人覺經》所言:「廣學多聞,成就辯才,教化一切,悉以大樂。」眾生的煩惱妄見必須用智慧劍來斬除,而菩薩說法即能端正眾生的錯誤知見。 善說,不只是辯才無礙、說話圓融,最重要的是心存善念、正念之言語表達。如果一個人心中滿是憤恨,那麼說出來的話必然字字是利箭,傷人無數;如果包藏禍心,即使口腹蜜劍、巧言令色,最終仍不免被人識破,甚至身敗名裂。佛法告訴眾生因果輪迴的道理,自己現在所做的事、說的話,將來都要各自承擔果報,若能遵守戒法,則能遠離惡因。例如,十善法中有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菩薩四攝法中有布施、愛語、利行、同事,這都是令眾生趨向善道的指引。 說好話之餘,進一步還要能闡發自己堅定的理想和信念,使他人明白言論中的義理,乃至認同、接受;此外,更要以正知正見為根本,有慈悲智慧之胸懷,罷斥邪說、顯揚公理正義。如:春秋時代的晏子,以機智善巧提昇國家的地位、化解自身的窘境;唐朝的魏徵,在直言進諫之外亦能以種種方便,巧妙地使君王接受諫言。孟子說:「予豈好辯哉,不得已也。」為了護衛正道,為了度世的宏願,流暢的表達能力是每一個行者所應具備的基礎。 《法華經》裡有段句子:「我是世尊使,處眾無所畏,我當善說法,令佛安隱住。」除了深明口業清淨的重要,具備對佛法的信心,還要有通達的智慧,以弘揚正法。身為佛弟子,應當發願令正法流佈、令眾生離苦得樂,身體力行佛之教律,使眾生斷除邪見、趨向正道。善說,就是以善巧宣揚佛法,若於說法的當下「安住大乘心,善開方便門」,則所說之法便是法藥,能醫治人心。 吾人的身語意業正是修行的下手處,所以必須謹慎自己的言談舉止。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言語文字如同利刃,能助人也能傷人,心存正念說好話、宣說正法就有正面的效果,言語使用得當,能予眾生清涼法喜,即是善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