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恩始於感恩 文/普光精舍禪修班學員 傳顯 |
|
所謂報恩,就是常懷感恩心,念念為他人著想,做利益眾生之事。要報哪些恩呢?佛法講:「上報四重恩,下濟三塗苦」,四重恩就是三寶恩、父母恩、國家恩、眾生恩。 三寶恩:即佛、法、僧三寶,釋迦牟尼佛以其累劫修行,將人生的真理教導世人,入滅後弟子們將其開示集結成經典,藉由僧寶來弘揚佛法,使眾生從煩惱的泥沼中獲得解脫。所以,大眾要發長遠心、精進心、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努力修行,護持三寶,以報答三寶的深恩。 父母恩:父母對我們有教養之恩,所以我們應當盡心奉養父母,不只在物質上的滿足,更重要的是帶領他們來修行學佛,這才是真正地盡孝道。一般人清明掃墓,都是藉由鮮花、水果等供品,或者焚燒冥紙及燒香來祭祀先亡。但怎麼做才更加有意義呢?我們可以仰仗三寶的加持力,藉由聽經聞法、念佛、拜佛、持咒及種種布施,將功德回向給他們,先亡才能早日超生淨土,身心安樂,得到真實的利益。 國家恩:國家安定,人民才能安居樂業,而國家是由人民所組成,所以我們應該由自身做起,善盡本分。例如:父母有父母的本分,子女有子女的本分,學生、農夫、商人、律師、官員……各有各的本分。老師教導學生,培育人才,令其成為社會精英、國家棟樑,才能為人民謀福利。而學佛者亦然,目的在端正知見、淨化人心,這些都是報答國家恩的具體表現。 眾生恩:一切眾生對我們皆有恩德。經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所以人與人之間息息相關,互相依存,六道眾生皆可能是我們的六親眷屬。佛法講因緣和合,每一件事情的成功絕非僥倖,皆是仗因托緣而生,例如一間大企業的老闆,要完成一項產品,除了決策、判斷外,還要生產部門、設計部門、採購部門、營業部門相互配合才能完成,所以老闆應該感恩員工的努力,員工也要感恩老闆提供好的工作環境與機會。其實生活當中的食、衣、住、行、育、樂所需,都是靠著大家分工合作,才有今日如此便利的生活。所以,我們將修行功德回向給法界眾生,或者從事一些護生、救生的工作,都是報恩的表現。 一個懂得感恩的人,會知足常樂、歡喜地面對人生,並且站在別人的立場包容別人、檢討自己。相反地,若是貪得無厭的人,時常會抱怨東、抱怨西,對於所擁有的始終無法感到滿足,對於別人的幫忙也視為理所當然;再者,常會以高標準去衡量別人,看這不順眼,看那也不慣,最後把別人的煩惱、習氣放在心上,心生怨懟。六祖大師說:「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印光大師也開示大眾:「要看好樣子,不看壞樣子,看一切人都是佛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所以,感恩之人時時刻刻皆起善念,以慈悲對待別人,以智慧化解心中的嫉妒、怨恨及貢高我慢,對於別人所給予的點點滴滴,皆懂得感恩回饋。 記得在求學時代,常常羨慕別人聰明、有才華,身材高大、英俊,家裡又有錢;反觀自己,卻是又瘦、又矮、不夠聰明而心生自卑。但是學佛後,自己開始懂得感恩,對於以往所在意的事,也學會以另一種角度來思惟。因為如果生長在有錢人家,若沒有正知見的引導,便容易揮霍無度,不懂得惜福,乃至於造作惡業;身材若不是又瘦又矮,便容易高傲自大,不懂得謙虛、禮讓。當然,也因為有這些種種煩惱與痛苦,自己才會想要來修行學佛,以更光明的態度面對一切。 古人云:「禍福無門,唯人自招。」過去因,現在果;現在因,未來果,一切唯心所造,自作自受。我想,一個懂得感恩的人,內心必是真、善、美的境界,不僅珍惜所擁有的一切,也樂於與大眾分享一切,人生必定愈走愈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