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學佛以來,時時提醒自己要向諸佛菩薩的行誼看齊。《華嚴經》云:「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諸佛菩薩以慈悲心護念眾生,運用善巧方便,令眾生自在解脫,如此在自他兩利中,圓成道果,是後學奉行菩薩道的修行軌則。
身口意 盡隨喜
所謂「未成佛道,先結人緣」,透過清淨的身口意三業與眾生締結善緣,方便接引有緣眾生親近佛法,進而幫助大眾化解苦惱,讓人人歡喜自在,達到「眾生歡喜,諸佛歡喜」的境界。由於每個人面臨的困境不同,適用的方法亦不盡相同,但萬變不離其宗,我們可以從意業中,起利益他人之念、口中常言隨喜讚歎之語、身行利人之行等三個方面來落實。
當我們發現身旁的人面臨苦惱,煩憂不已之際,首先,應以慈悲心、同理心關心對方,了解當事人的問題為何?乃至於從互動中,協助找到造成目前困境的根本原因為何?進而鼓勵、讚揚當事人,在愉悅的氣氛中,提出解決困境的建議。最後,適時從旁協助對方,依循佛法的真理,在生活中落實,往往都能獲得圓滿、良善的結果。
記得精舍有一位師兄,平常熱心護持精舍種種法務,也發心擔任禪修班學長等執事,但家中僅他一人學佛,一直苦無因緣接引傳統信仰的親眷親近三寶。後來師兄的母親往生,後學在關心師兄的同時,也提到自己一年多前,為亡父舉辦佛事的心路歷程,鼓勵他把握因緣,為往生的母親修諸佛事,報答慈母生育、養育、教育之恩,藉此因緣讓家人與三寶結緣。在師兄的用心與努力之下,佛事如願圓滿,家人與親友皆法喜充滿,並且感念三寶慈悲護念的恩澤。
菩薩行 功德勝
去年普台中小學於彰化市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教育成果發表會,有幸參與擔任義工。當時,雲林的普田精舍學員也前來參與,其中,一位師兄帶領著台語長青班的老菩薩緩緩進入會場,在旁協助引導過程中,看到這位師兄這麼發心呵護老菩薩,不禁開口隨喜讚歎師兄的慈悲;心中也想起遠在虎尾老家的母親,一直沒有親友可以載她到鄰近精舍上禪修班。
於是,向這位師兄請教普田精舍是否有住在虎尾附近的學員,方便載家母共乘到精舍上禪修課?沒想到,這位師兄當下表示可以協助接送,因為他的母親也是台語長青班的學員,師兄每次上課皆開車至虎尾老家接送母親,也因為這樣的因緣,母親已歡喜至精舍學佛好幾個月了。
在佛法的薰修中,嘗試以真誠之心關懷、隨喜讚歎身旁的師兄弟、親朋好友,竟然因為一句讚歎話語,成就讓母親修行學佛的多年心願,也真正體會到在利他中,獲益最大的還是自己。
《普賢行願品》云:「菩薩若能隨順眾生,則為隨順供養諸佛;若於眾生尊重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為佛弟子,學習佛菩薩度化眾生,以恆順眾生的善巧方便,令眾生心生歡喜,依於佛法修行入道。
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讚美、隨喜他人的善行,如同滋味無窮的瓊漿玉露,讓人歡喜,增長信心,帶來自我提升、進步成長的動力,更是接引眾生入佛法界的方便法門。
菩薩行者若能時時以慈悲、智慧,心存饒益他人之善念、隨喜說出讚歎美言、身行利人之行,無論到哪裡,做任何事情都能無往不利、左右逢源。
摘自《中台山月刊220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