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心量結善緣
文/普印精舍大乘解行研經班學員 傳覺

 

  過去總將「有人緣」幾個字定義在必須有著人見歡喜的外貌,因此覺得自己今生不可能達到「有人緣」的目標。接觸佛法後,在禪修課中聽到師父說「未成佛道,先結人緣」時,如獲至寶!原來人緣是自己結來的,與外貌、年紀、性別無關,只要願意打開心量接納他人,落實「中台四箴行」,定能處處結人緣、結善緣、結法緣,更結歡喜緣。

  自己平日生活很單純,不是家庭就是精舍,但心中深感慶幸,能在精舍學習如何堅定地邁向成佛之路。因此決定從廣結善緣開始,累積成佛路上的菩提資糧。

  於是,開始在精舍發心領執事。過程中,發現這是一種磨鍊,也是學習。因為學員來自四面八方、各行各業,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專業及時間規劃,如何善觀察並善用每個人的長處,共同圓滿師父所交付的任務,這些都需要我們主動連繫及關心。於中深深體會到,這就是「廣結善緣」的實踐。

信願行 發心無礙

  師父常常鼓勵我們,不要擔心沒有人,只要願意承擔、發願盡心盡力去做,「以願導行,以行滿願」,因緣自然圓滿。初初開始,雖然仍心存懷疑;但在師父的鼓勵下,把握每個能與大眾結緣的機會,學習直下承擔;在發心的過程中,漸漸體會佛法所言「信願行」的道理,讓自己在發心上無有障礙。

  記得自己在一次精舍啟建梁皇寶懺法會,領書記執事,剛好遇到牌位處理方式更新,需要以接力的模式合力完成。有一天,需要處理緊急狀況,卻始終找不到人,自己的心裡懊惱且著急。忽然想起師父常鼓勵我們的話:「凡事從因上努力,對佛法要有信心,種善因得善果。」於是定下心來,將禮拜《梁皇寶懺》的功德回向,願一切因緣得以成就。隨即出發前往精舍,沒想到原先說有事乃至聯絡不上的師兄,竟然都相繼出現,共同在時間內完成坡務!這給了自己很大的信心:「因心正確,善緣具足,自然心想事成!」

利他為先 共結善緣

  另一次是精舍招生活動,當時原想找幾位常合作、有默契的師兄一起發心,但萬萬沒想到,他們都因個人因素無法配合,而必須另找平日不熟的師兄合作。剛開始有些沮喪,但幾天下來,卻發現這幾位師兄早已默默地著手進行坡務。當下覺得很慚愧,自己的心量不夠廣大,沒有以平等心看待他人。於是提起正念,調整自己的心態,重新開始,珍惜和大眾共同發心的善緣,最後一起歡喜地圓滿活動。

  記得曾向師父請法:「運用了許多人力、物力辦一個活動,值得嗎?」師父回答:「如果能利用善因緣,成就每個參與活動的人,使每個人都能對佛法有所體悟、有所成長,這就很值得了。」

  經過一次次的磨鍊,現在領執事的時候,最先想到的是如何讓師兄們盡情發揮、如何讓大家無後顧之憂,圓滿每一次的因緣。師父曾提示我們:「不僅要對事以真,更要長養慈悲心。」就算事情都做對了,如果讓大家心存疙瘩,也不能稱為圓滿,畢竟「眾生歡喜,諸佛歡喜」。

  開山祖師惟覺安公老和尚過去常開示大眾:「廣結善緣,左右逢源。」真的很慶幸自己有如此福報,在平凡的生活領域能有不平凡的學習與發心,學習打開心量廣結善緣;學習在事上圓滿,理上也要通達,踩著堅定的腳步,踏實地走在這條成佛之路!

摘自《中台山月刊240期》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