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位思考 待人圓融
文╱普同精舍夜間高級禪修班學員 法箴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云:「應以佛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佛身而為說法……」觀音菩薩為度眾生,幻化不同形象,或現男子相,或現女兒身,無不因應聽者根器而為說法。

  弟子每每讀經至此,除讚歎菩薩善觀因緣之智慧外,更進一步省思:當今社會,在民眾及媒體意見至上的主流價值影響下,充分展現自我蔚為風潮,然而只站在自己角度思考,未充分理解「換位思考」及「慈悲心」之真諦,無法將自我放置與他人相同的情境中,關照他人需求,進而給予對方最大的利益,非但無法解決難題,也徒增人際困擾。是故,「慈悲心」是消弭人我對立及紛爭的至要關鍵,它不但是人際間溝通的良善橋樑,在出世間法中更是一種菩薩行門的展現。

  在進入禪修班學習後,才真正明瞭「布施、愛語、利行、同事」等四攝法,是佛陀攝受眾生的方法,亦是增進人際關係、為人立身處事的準則。弟子在接領學員長職事後,更能深刻領悟到菩薩先以「四攝法」使眾生得到信心後,再以種種方便法門令眾生得入佛智的道理。身為學員長,在領眾時,為使學員心生歡喜,常說柔軟語勸發學佛,並視學員需要,布施自己所能給予的時間或關愛,進而積極利他助人,隨順對方興趣,行同事攝,藉此循循善誘,勸請至精舍用功,同霑法益。

  《華嚴經》云:「若能成就四攝法,則與眾生無限利。」可知菩薩以種種善巧方便,隨緣攝化一切。如果我們能學習菩薩精神,面對不同因緣的場合時,以慈悲心、同理心善觀各種領域階層的人,善巧運用他們熟悉的話題語言,增進彼此信任,相信人際關係一定很圓融,如此善緣和合,諸事焉有不成之理?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