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
|
当见与自己相左的人、事、物时,是汲汲妄下是非判断而忿忿不平?抑或郁挹耿耿于怀?得遇佛法后,让自己开始能以平和的态度面对;因为佛法开启了智慧,扩充了心量。 以往在人际互动中常因不愿伤了大家的和气,维持了「表面」的和平,但私下仍在念头多如牛毛,在分别人我对错的烦恼中打转。尔后,初闻六波罗蜜中忍辱波罗蜜时,虽然了解义涵,但不免产生困惑:「强忍不是会得内伤?有意见不是就要表达出来?逆来顺受像个小媳妇,会不会很懦弱?」当时并未马上找到答案,因而暂置疑惑。后来将禅修课中所学之「因缘果报、缘起性空,以及人人本具佛性」的正见为准则,在境界中练习正思惟,以正语、正念应对,竟渐渐体会到忍辱的力量;分别的动作开始减少、平等宽容的意念自然涌现。 中台四箴行「对上以敬、对下以慈、对人以和、对事以真」,蕴涵了各向度「具体实践能容」的智慧。「对上以敬」:在尊敬师长、敬重他人中去除慢心,因此在恭敬与尊重中自然能容。「对下以慈」:不分亲疏,以慈悲、冤亲平等的态度关心、爱护晚辈乃至三涂恶道的众生,去除了障蔽清净自性的瞋心,在慈悲与平等中自然能容。「对人以和」:以和善、和睦之心与人相处,去除粗暴心,在和合无诤中自然能容。「对事以真」:待人真诚、处事认真尽责。一切人、事、物的示现都是反照自己身、口、意的状态,时时刻刻觉察、觉照,进而反省、忏悔、改进。如此对于周遭的人物、境界自然是满怀感恩,哪有「不容之人」?「不容之事」? 当我们对人生气时,便落入我执烦恼中,让自己失去觉性,没有智慧与涵养与人相处,终日被「见思、尘沙、无明」三惑所覆障。因此遇到境界,第一步要学习觉察当下心念、破除我执,进而学习菩萨以不同法门度众的慈悲愿心,设法让对方更好、更进步,再进而觉习佛菩萨定慧等持的大智慧,如此才是断除根本烦恼之妙方。 井中水面所映照的,只是无际天空的一隅,深邃的井墙区隔我们的视野与心量,能容的仅是那只上上下下的取水桶。无边大海与无际天空相互辉映,万吨大船驶过依旧无痕。无论百川样貌,都能无声承纳,其中珍奇宝物,也是任由取之。井水与海水皆同为化学分子H2O组成,就如同外貌不同的我们,其实都拥有相同的「本具佛性」。若能培养「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气度,实为我们的福报,因心量的广大,不但能断除烦恼,还能在互利中形成安定、和谐的法界,造就一方净土。 非常感恩能在精舍中听经闻法,在师父的开导下端正知见,在道场中出坡中修福修慧。由此不禁赞叹:惟觉安公老和尚设立精舍的智慧与悲愿。今日在「包容」课题中,让传品学到以慈悲心包容一切,期以善知识为典范,继续努力用功,并且希望无量众生皆能蒙佛法益,不断成长,直至成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