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成人之美
文╱普彰精舍日間中級禪修班學員 傳首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朱熹在《四書集注章句》中解釋,君子與小人的差異在於用心不同,既有厚薄之殊,故所好有善惡之異。還沒學佛以前,自己對於善法的認定,偏執在對方對我好不好,或對方給我的東西和給其他人的有沒有差別,都是建立在分別對立上,凡事從自己的利益為出發點考量,所以情緒常常出現起伏變化。

  所謂「未成佛道,先結人緣」,這是我進到精舍學佛後,記憶最深刻的一句話。師父上課時經常說道,佛菩薩因地上行「隨喜功德」善法,而能成就道業,學佛就是要學佛的身、學佛的口、學佛的心,效法佛菩薩清淨的身口意三業,逐漸提升自己,於是我開始練習用平等心面對外在的人事物。

  例如學校的報告多以團體作業為主,必須分工合作方能完成,討論過程中,我總是容易指責他人,乃至於常常和他人起爭執。學佛後,懂得轉念,以平等心護念對方是否因為身體不適而無法參與討論?或有急事無法到來?既然如此,我就盡己之力協助完成。當我生起善念時,很多事情便迎刃而解,此外,同組的同學們也會因此而隨喜發心互相幫忙,成為良善的助緣。當大家都能一起隨喜幫助他人,就不容易起瞋恨心,彼此間和樂融融,發歡喜心,如經所云:「於諸眾生心生歡喜,是名大喜」。

  《佛說四十二章經》云:「睹人施道,助之歡喜,得福甚大。」日常生活中,用隨喜讚歎的心,看待周遭一切人事物,幫助他人成就善法、成就功德,或幫助他人布施,都能夠得到很大的福報。落實隨喜讚歎法門,處處隨喜幫助他人,人人心中充滿光明與希望,學校、家庭一定很和諧,社會、國家一定很安樂。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