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心路歷程
文╱普親精舍護法會副會長 傳嶺

 

  民國八十八年初,開始親近中台道場,開山祖師惟覺安公老和尚當時開宗明義為大眾開示:「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修行學佛最重要的是要「明心見性,見性成佛」。老和尚提示「不識本心,學法無益」,從此,依著老和尚指導的修行法門,開啟「淨心、悟心」的學佛心路歷程。

  從禪堂到道場,從道場到生活日用,時時提醒自己堅住正念,不為貪瞋癡慢疑等煩惱習氣所迷惑。禪修班課程中,法師常耳提面命:依著「三環一體——教理、禪定、福德」修行學佛,學教理以正知見,習禪定以明心性,修福德以為資糧。同時「聞」了要「思」,「思」後要「修」,並於靜中養成、動中磨鍊,落實在日常生活起心動念處。

  在精舍出坡作務時,師父經常告訴我們:「人在哪裡,心在哪裡」、「動當中有個不動的」,聽聞的當下,雜念妄想與分別執著頓時消失無蹤。「動」的是身體四肢,「動」的是我們的妄念相續,而那個「不動」的究竟是什麼?定下心來靜觀,不動的原來是始終存在的「覺性」。走路時,知道腳在走,身體跟著腳在移動,知道自己在走動的這個「知」是不動的。又,窗外街道上車水馬龍,行人來來去去,了然這些情境的這個「知」,其實並沒有跟著外境來來去去;這些都是自己修行的體會,獲益匪淺。

  曾經被住處前方道路的施工聲,半夜干擾得無法入睡,直到學佛禪修後,告訴自己「聲音只是聲音」,乃至不起一念,便能安然入睡。又,原本因為身體一點不舒服,就會坐立不安的我,提醒自己,痛只是一種覺受,感受是虛妄不實的,並不是真正的自己!知道痛,但不要為痛所苦,正如古德所云:「竹影掃階塵不動,月輪穿沼水無痕」、「水流任急境常靜,花落雖頻意自閒」。

  〈達磨二入四行觀〉云:「為除妄想,修行六度,而無所行。」中台禪寺是菩薩道場,老和尚不忍聖教衰、不忍眾生苦,建立中台道場,更於世界各地成立一百零八家精舍,創辦普台學校與中台世界博物館,建立緣起、運用緣起,以種種方便接引大眾親近正法道場,廣施甘露法雨,這是何等的悲憫胸懷!期勉自己更精進用功,將此無盡的感恩與緬懷,化作護法護教的信心與願力,發長遠心,永不退轉。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