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与得 |
|
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多少、得到多少,而懂得“舍”,舍是一种成熟、一种觉悟,是生活中的一种选择。 即将届满三年的学佛历程,源自于当年妹妹的邀约,不假思索就来到普雨精舍,道场的清净庄严,让一直想为自己生命寻找出口的我,有种回家的感觉!多年来的禅修与听经闻法,肯定了佛法是生命究竟圆满的真理,于是探索生命之旅就此展开…… 从初级禅修班的第一课“佛”开始,教导我们时时刻刻保持觉察、觉照,从课程当中了解佛法的无穷妙用,不仅可以自利,还可以利他。当内心觉察启动时,能细微观照自己起心动念所产生的烦恼,进而去对治它,更从四圣谛中的苦谛及集谛,了解人生的八苦,以及彼此所产生的因果关系。 所有的苦都起于习性反应,如果所有的习性反应止息,所有的痛苦也就止息,痛苦生起的原因,是习性反应,累积形成了贪瞋痴。世间的苦无量无边,除非以正确的观念知见导正,并且断除所有的恶习,才能真正不再受苦。 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自己人生已过一甲子,需要更深入思惟生命存在的意义与价值。想要拥有一个更好的自己与未来,如果没有实质作为,也只是妄想执着,怎么能够离苦得乐、解脱生死呢?佛经云:“有此则有彼,无此则无彼,此生则彼生,此灭则彼灭。”一切都有因有果,想要远离烦恼就不能再造恶因,更要发广大愿心,勤修六度万行与自利利他的菩萨行。凡事都必须在因上努力,佛法是讲求实修实证,落实修行就能达到最终目标——离苦得乐。 随着禅修课程的薰修,开始付诸行动,参与精舍各项法会活动,例如:担任学长照客、出坡、梵呗……,让自己生活过得很充实,也从中累积福慧资粮。感恩初入佛门,法师的耳提面命,以各种佛典公案启发我们,希望我们了解,心要清楚明白,更要做得了主。 修行的过程要突破以往惯性,挣扎是必然的。心念起起伏伏,从不能接受到可以忍受,再进一步到完全接受,真正是破除我执、降伏慢心的心路历程,有很深的体悟。期许自己跟上善知识的脚步,只有坚持随顺觉性,在善知识的引导下,反省检讨、惭愧忏悔,真诚坦然面对自己的不圆满,下定决心改过,不敢懈怠。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受持三皈五戒后成为真正的佛弟子,从守戒开始,一向重视外表及穿着的我,开始改变为简单朴实,深知多欲为苦,发愿一定要将累劫以来根深蒂固的习气舍除,虽然知易行难,只要道心不退转,时时观照自己的每一个念头,提起觉性,就不会受这些执着欲望所摆布。 布施是学习佛法中最大的突破,当中学习到“舍与得”。悭贪不舍的心,在听到六波罗蜜法门之首为布施度时,当下当头棒喝,布施不就是让我们放下贪爱与执着吗?一旦不执着,便不会因贪求而产生种种烦恼。藉由布施去除贪心、增长慈心,与众生广结善缘。 “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发现了自己求道中最大的障碍,就从最难舍的着手,难舍能舍。是迷或悟全由这念心决定,真实体会到佛法的不可思议,可以让人心改变。感恩惟觉安公老和尚慈悲在海内外各地广设精舍,让我们能够听经闻法,增长慧命,发愿生生世世发菩提心,永不退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