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
文/普榮精舍中級禪修班學員 傳莘

 

  過分在乎旁人的看法,對事也容易鑽牛角尖,一直是我個性上的盲點,因而身在福中不知福,常處於不快樂又缺乏自信的狀態。時常思考著:何謂真正的快樂?花好月圓有時缺,再精湛的演出,終歸下臺一鞠躬。生涯中每次潮起潮落,總是反覆牽動著無法作主的這念心。當時的我,並不知道這般無所適從的恐慌感,來自於對自我存在意義的錯誤認知!

  由於母親接觸佛法、茹素已十餘年,禪修、研經、禪七或法會共修等,總不難看見她精進的身影。年輕的我,卻從來不認為需要這麼早就踏上禪修這條路!然而,緣分說來奇妙,冥冥之中因緣和合,我抱著研究哲學的心態走入了精舍。佛法常說「緣起性空」,也許看透了其中的深刻奧妙,就能平心看待世事變遷,免於受困於死胡同。

  既然報名了初級禪修班,也明白「萬丈高樓平地起」的道理,於是我務必排除萬難準時上課。正法道場真是不可思議,置身其中讓人很自然的就能放下外界的煩囂。同參們彼此間笑容可掬,也讓我重拾對「真誠」二字的信心。精舍所見所聞,彷彿都像世外桃源般美好!不禁納悶:曾幾何時,這淳樸的人心變得如此可遇不可求?心靈的提升遠遠落後於社會科技的變遷,來不及防塵、擦拭,導致內心明鏡不再清澈,觀照不出本具的良善;負面習性乘機傾巢而出,惡性循環終究造成身心不健康、不快樂。如何在五光十色的世界中,找到依靠、重拾平靜並回歸本質的良善?在佛法中,我似乎摸著了藥方,用功修行有助於去除病端;雖說良藥苦口,但只要方向正確、堅定信念、持之以恆,總能迎接康復、健全的到來。

  年過三十的我,在法師及師兄們的慈悲教導、護持下,試著敞開心房去承擔一些執事,從做中學、學中做,透過布施對治種種不捨。孔子云:「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明白緣起性空之理,就能不住緣起,終能從心所欲,獲得真正的自在。佛法智慧如海,自利修行的同時,猶不忘行菩薩道利益他人,落實「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找回迷失的自我價值,重新認識、肯定自己,知福惜福、把握因緣,活出光明踏實的人生。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