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緣消舊業
文/普恩精舍研經班學員 傳橋

 

  學佛前,聽到許多似是而非的話語,乍聽之下好像對,但仔細一想又覺得奇怪,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心當中對正知正見沒有信心,所以,心中總是搖搖擺擺、不安定。別人對我好就心生歡喜,事情不順我意就生氣,內心當中時常在乎他人的看法,情緒也就隨著好惡而起起伏伏。

  由於觀念的錯誤,致使貪愛的心、嫉妒嗔怒的心、雜念妄想的心,在生活中不斷地交錯出現。學佛後才知道自己的觀念、想法不正確、那些「人云亦云」也不正確。由於內心所依循的軌則有偏差,生活中的不如意便接踵而至。

  學佛後到精舍上禪修課,慢慢地轉化各種執著及過去放不下的觀念,修正知見與觀念。《達磨二入四行觀》云:「若受苦時,當自念言……是我宿殃,惡業果熟,非天非人所能見與,甘心甘受,都無冤訴。」

  曾經遇到不如意的事,讓自己久久無法釋懷。由於長久以來,以自我為中心的種子已深植八識田中,此時煩惱瞋怒、雜念妄想不斷地出現,看什麼都不順眼。但是一到精舍,清淨的心就容易現前,原來是自己「反省」的功夫還不夠,沒有將佛法落實在生活裡,所以清淨心被煩惱妄想給淹沒了。

  佛法云:「隨緣了舊業,更莫造新殃」,學習觀察自己的心念,練習不執著,知道慚愧懺悔,讓執著的程度慢慢降低,進而提升正念。假如沒有上禪修課、沒有聽經聞法,就無法明瞭佛法的真義,境界現前,就只能在煩惱裏團團轉了。

  修福修慧的出坡是「行」的落實。初初到精舍或山上出坡時,心當中還是會有所分別,喜歡這個坡務、不喜歡那項出坡,不知這些好惡選擇都是由於自己的習氣使然。後來經過幾次回山參加活動,發現洗手間非常乾淨且無異味,心想偌大的活動空間,法會期間湧進數以萬計的人群,能為這麼多人服務而不起煩惱心也是修行。所謂「未成佛道,先結人緣」,從生活當中慢慢捨去「我」、「我所」的執著,讓法水慢慢轉化內心的無明煩惱。這些年來透過不同的坡務,練習修正、照顧自己的心念,既是修福德,也是修智慧。

  禪七中,「靜中養成,動中磨鍊」。在禪堂靜坐時,觀照這念心不起妄想、清楚明白,更要能如如不動。行香時隨著或慢、或快的步伐,這念心的狀態是否有異?每當「起七」法會時,主七和尚稱:「起!」內心總是震撼不已,想著自己的貪嗔癡種種煩惱總是來來去去,如何學會「不來不去」呢?要加緊用功才行啊!而「解七」法會時,主七和尚稱:「解!」又常是感動、感恩到淚流不止。

  感恩 老和尚的慈悲,不捨每一位流浪諸有的眾生,每一次的禪七就像「心」的洗滌,在「靜」中,觀察、觀照自己的起心動念,明白心的體相用是無二的,並藉由主七和尚教授的法門調伏狂妄、散亂的心,一次一次修正錯誤的知見。

  修行是一條生生世世的路,只要依著善知識的指導,一步一腳印的用功,就不會走錯路。傳橋珍惜能在精舍追隨善知識用功的因緣,相信只要在精舍不斷地薰修佛法、出坡修福以及禪七的精進用功,並將佛法融入日常生活當中,生命便能走向更美好、更圓滿的未來!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