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菩提路
文/普平精舍禪修班學員 傳同

 

  

  五年前,應同事陪讀的邀約,一起報名參加了精舍初級禪修班,第一次接觸佛教道場的我,對於打坐、行香、禮佛等儀式皆感到新鮮,而授課的住持法師循循善誘、講解佛法,更令我心開意解。課程中最令我感動是釋迦牟尼佛放棄王子之位,出家修行尋求解脫之道,最後於菩提樹下大徹大悟後開始弘揚佛法,在當時種族階級分明的印度力倡平等,只要努力修行、契悟本性,人人皆能成佛,這就是佛法「平等」的精神。

  雖然平日生活平淡,總仍有煩惱與衝突,上了禪修班後,了解到煩惱皆來自這念「心」,我們的心不斷被四周的人、事、物所考驗。當無常來臨時,有些人卻可以「船過水無痕」,這念心不為所動,這更加深我在這念心上用功的動力。一週兩小時的禪修課程中,課前靜坐因腿功不佳而經常放腿,加上白天教書,晚上體力不濟,聽法時常落入昏沉,雖然如此,透過靜坐及聽經聞法,混亂的身心得以獲得些許平靜,這是任何靈丹妙藥都求不到的。

  從小來自於貧窮家庭,依著努力向學的因緣,今日得以有一份穩定的教職工作,這是我的福氣。如今雖然收入固定,家庭平順,但有福氣的人更應努力種福田自利利他,因此,在法師的鼓勵下,我便發心擔任「兒童讀經班」的協助教學,以及照客組執事輪值。在一次次坡務的磨鍊中,修改、反省煩惱與習氣。

  每當在兒童禪修班與學員們分享佛教公案時,說著說著,彷彿這聲音是在對自己說,原來我也如同在座的學生,一同在佛國淨土裡修行。而在擔任照客時,慈悲的法師總是抽空分享佛法,有如醍醐灌頂,惠我良多。

  透過精舍禪修教育,令禪宗能在台灣發揚光大、蓬勃發展,這是台灣人的福報。自己有幸與中台結了佛緣、法緣、歡喜緣,能與法師及一群志同道合的師兄們共同護持這塊修行之地,實是責無旁貸。

  法師曾說:「修行,即是修正自己的言行。」學習「八風吹不動」公案中佛印禪師的「放下」,凡事不執著,透過覺察、反省,使本具的佛性愈發澄明,家庭生活、教職工作更平順。佛法無邊,唯勤是岸,這是對自己最大的期許。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