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有首诗是这样写的:“古之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必仕则忘其身,必不仕则忘其君。”原意是孟子对孔子参政态度的结论。宋神宗元丰二年(西元1079年),苏轼时任湖州太守,受宦臣李定诬陷其不把皇帝看在眼里,即被罢官流放,这就是当时著名的“乌台诗案”。但苏轼心胸坦荡、清廉自守,流放生涯反倒闲云野鹤、海阔天空,造就了千古文豪──苏东坡。
现代人很难离群索居,但人多是非也多。唱反调、扯后腿有之,冷嘲热讽、冤枉诽谤也大有人在。一向好胜心强的我,不服输的个性是我努力学习的动力,进入职场也力求表现,汲汲营营地与人争风出头,难免衍生一些是非与磨擦,只要我认为对的,一定会坚持己见,辩个谁对谁非。但一路走来波折起伏,颠簸动荡,有时会有“时不我予”的感觉。据理力争的结果往往都是两败俱伤,我百思不解问题到底出在哪里?难道是非对错就不该说个清楚?
十年前的某个假日,一家人开车前往埔里,正思索着该往左还是往右时,一个念头转进了中台禅寺,巧遇落成典礼,于是在殿堂中聆听 上惟下觉大和尚的法语开示,自此与山上结了佛缘。从初级禅修班到研经班,感恩住持法师的开示,让我了解问题的症结,原来是出在我的态度,如经所云:“被辱不瞋难”,慈悲是瞋心的解脱,智慧是开悟的源头。
佛陀也常以种种譬喻巧说,告诉我们面对恶者所应抱持的心境与态度:“恶人闻善,故来扰乱者,汝自禁息,当无瞋责。彼来恶者,而自恶之。”的确,“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面对无的放矢,若自认心胸坦荡,何不保持心灵平静,慈悲以对,包容他人的过错,将烦恼转化为菩提。古德云:“烦恼以忍辱为菩提,是非以不辩为解脱。”为何让自己陷入烦恼的深渊里?每每恭诵《金刚经》,对“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此句感触甚深,我何必执着在那个是非对错的点上,因果自有定论。
了解这个道理后,我的个性一百八十度转变,同事与同修都讶然发现我的改变:对人、对事学会礼让以对,不起瞋心;生活不疾不徐,安步当车,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人际关系改变了,际遇也改变了,不但结了人缘、也结了善缘,佛法原来不离世间法。
感恩导师 上惟下觉大和尚慈悲为芸芸众生广设道场,感恩住持法师的开示,让我们知道要从“因”上着手,被毁辱是果,以不辩为解脱,才能转烦恼为菩提,这么简单的道理竟是人生路走了几十年才明白。中台四箴行“对上以敬、对下以慈、对人以和、对事以真”,自利而利他,为娑婆世界的有情众生指引了一条正确光明的大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