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學佛時――
「你知道人家說你離婚就是因為……」「你喔,人善被人欺啦!」每每聽到傷人的話,心中氣不過時總潸潸淚下。朋友憤慨地找人理論,一言不合即發生肢體衝突,結果險些吃上官司。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這不是解決問題,而是製造更多的誤解與仇恨。之後,我告訴小孩:「不與人爭辯不是懦弱,與人鬥狠不叫勇敢。」面對蜚短流長,再多的回應只是讓這些蜚言蜚語沒完沒了。表面上看似堅強地面對,內心裡自我調適需要多久才能恢復?我需要足夠的力量才能抗衡這些困惑,否則困擾所產生的影響,心中的無力感連自己都不敢想像。
剛學佛時――
「傳安,你知道你闖禍了嗎?」霎時整顆心往下沉、呼吸困難:「我做錯了什麼?」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我告訴自己,這不是第一次也不會是最後一次。還記得教授法師上課時提過佛法的兩個重要觀念:因果和心性。沒有善的因就會有今日苦的果,解冤釋結吧!剛學佛、心裡有煩惱時,會提醒自己,保持這念清淨心、無掛礙,縱其宿業深厚不能頓斷,亦當努力抑制,自勸己心。似懂非懂的我走過了黑暗時期,直到參加皈依典禮、受持五戒後,眼前才看見光明大道,有了修行的目標與方向。
學佛後――
感恩導師 上惟下覺大和尚在台東建此莊嚴的普台精舍,讓大眾心靈有個菩提之家。在禪修過程中,了解到業力、因果的必然性,修福修慧的重要性,所以跟隨著法師的腳步,不管是在精舍發心或回山出坡、打禪七、護戒、受菩薩戒,都是在累積福德資糧。修行就是要修正心行,修行是承擔而非承受;真誠的付出即是修行。《六祖壇經》云:「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若見他人非,自非卻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過,但自卻非心,打除煩惱破。」當毀謗來時,念頭一轉,有佛法就有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