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禮行遍天下
文/普光精舍禪修班學員 傳持
 


  現今社會,由於缺乏對五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以及五常――仁、義、禮、智、信的薰修,乃至於教育者――父母、師長的忽略,故人們在功利主義下,追求名利,不擇手段,以為「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造成社會種種亂象。

  這樣的問題,唯有靠佛法及中國古來倫理文化,方能改變。《論語》中,孔子曰:「不學禮,無以立」、「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禮之用,和為貴」,又曰:「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有子亦云:「恭近於禮,遠恥辱也。」佛法亦告訴大眾:「未成佛道,先結人緣」、「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所以禮對於各種外在行為是很重要的,否則「恭、慎、勇、直」的行為則會失去效用。所謂「誠於中,形於外」,以禮為內在,發於「四威儀」,皆可圓滿。

  記得未學佛時,常據理力爭,嫉惡如仇;學佛以後,對事不再用嚴厲的手段、言語去爭取,而用委婉和氣、與人為善的方式去論斷事理,不成即放下。對於惡人,亦不會用痛恨厭惡的心去對待,而會以慈悲心來憐憫他。日常生活中,則以四正勤:「已生惡念令滅除,未生惡念令不生,已生善念令增長,未生善念令速生」作為修行的依歸,並以《六祖壇經》:「不思善,不思惡」來勉勵自己,並且落實自利利他的菩薩行。

  所以,我們做人做事要以佛法的正知正見為根本,並以中台四箴行――「對上以敬、對下以慈、對人以和、對事以真」為行持的依據,如此事理無礙,就能以禮行遍天下,達到究竟圓滿的境界。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