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兰亭序》中说:「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对于有情众生,特别是人类来说,从生到老、到病、到死,无不艰苦。如何面对生、老、病、死,甚至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等苦?在在考验我们的智慧。就看我们抱持着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当下又是如何抉择?
以照顾晚年的母亲为例,民国九十七年,母亲罹患巴金森氏症多年后,失智症亦悄然啃噬母亲的灵魂,使其无法生活自理。请外籍看护有诸多考量,而五个兄弟姐妹当中,能承担照护重任的,只有我和妹妹。但我们各有家庭和事业,既无法全心照顾,也缺乏专业能力,因此,不得已只好送往冈山的养护中心。三年来,我和妹妹定时探望,母亲由最初的不习惯、吵着回家,到逐渐适应,我们才慢慢放下心来。
住进安养中心后,虽然仍有病痛,但母亲渐渐变得无忧无虑。去年五、六月间,母亲一度病危,我们面临是否接受侵入性治疗的难题,还好后来病情转危为安,出院后回到养护中心。为完成母亲落叶归根回到台中的心愿,以及考虑后续医疗、安养等问题,七月初将母亲转送仁爱之家。
十月中,母亲再度病危,我们也再一次面临是否救治的内心煎熬。姐妹商议后,由我代表家属签字。两天后,母亲在没有受到折磨的情况下,于不断的佛号助念声中舍报往生,享年八十五。
母亲生前受过许多苦,晚年幸得清安,病中安养时过得有尊严,往生时走得安详。母亲之所以有此善报,与家人学佛有很大的关系。回想年轻时候的自己,智慧不足,感情用事,忧谗畏讥,临事优柔寡断,瞻前不顾后。自学佛后,智慧清明,遇事不惧,对生死了然,尤其在关键时刻敢于承担,并作出适当选择。如西方大哲伊比鸠鲁所说:「贤者既不厌恶生存,也不畏惧死亡,既不把生存看成坏事,也不把死亡看成灾难。贤者对于生命,正如他对于食品那样,并不是单单选多的,而是选最精美的;同样地,他享受时间也不是单单度量它是否长远,而是度量它是否最合意。」
学佛多年,感谢佛陀教化众生成贤成圣的用心,也感恩大善知识引导我们开启中道智慧的悲愿,让我们在自受用的同时,也能普照他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