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倫凱勒曾說:「面對光明,陰影就在我們身後。」亙古至今,無一偉人不強調面對的重要,但問題發生時,卻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得到。光明與黑暗並存於同一空間,一線之隔卻天差地別,決定在於你所面對的方向,而方向繫之於一念――心。
要坦然面對,確實需要勇氣,因為多數人總會選擇逃避的方式,我也不例外。讀高中時,因為在競爭激烈的第一志願中無法名列前矛,才知道自己的渺小與無知。但是,我並沒有就此發憤圖強,反而縱情玩樂,每天將時間宣洩於無益的電玩與談笑上,如此荒廢了三年,我並未對此感到一絲絲羞愧,直到大考來臨,才意識到危機已迫在眉睫。就這樣,第一次知道逃避得了一時,卻逃不過永遠;騙得了別人,卻騙不了自己。
上大學後,開始試圖挽回在那悔恨中所失落的一切,開始珍惜每一刻可以進步的機會。這時有幸進入大智佛學社,自此人生開始改變。初初學佛,對發心常感到壓力,總要先評估自己的能力,再決定發心與否?每當社團或法師要我做些自認超出能力所及之事,總會用種種藉口或理由來婉拒。直到有一次無法推託,才發現原來事情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困難,面對比逃避要來得容易。因為逃避事情,要想出種種方法來推託,還得讓別人認為不是自己藉故逃避,就如同說了一個謊,還要用其他的謊來圓。原來,面對並不是無奈,而是積極進取,成長來自於面對,更重要的是――面對自我。
沒有人自願面對黑暗,只是缺乏那轉向光明的勇氣。而這勇氣在自己學佛後大大增加,並從「直下承擔」這四字學到甚多:常常檢視自己是否都依教奉行?我執、我慢是不是漸漸放下?從面對自我中看到缺點之所在,並加以改正。在修行的過程中,自己才是最難克服的敵人,只要能夠面對、作主,衝破畫地自限的牢籠,便是另一片光明。進步,從承擔而有;承擔,從勇敢得;而勇敢,學佛之大無畏而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