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走入佛教的世界,是生命中最美好的轉變。佛法的教義如同我中年後的GPS,引導我走向一條自在的人生。記得年輕時的我,活潑頑皮,個性開朗。進入職場後,不知是工作性質的關係或是科系的差別,總覺得人際關係之複雜,已超過一位農家子弟的應對能力,深刻體會到「朝中無人莫做官」。於是,我漸漸失去臉上的笑容及對人的耐性,而且心中始終存有恐懼,不知未來會出現什麼逆境?對於人生也開始產生一些疑問:為何我熱心助人,還會有人要害我?如果當壞人和當好人結果差不多,又何苦當好人?
在好友的介紹下,我參加了精舍初級禪修班,在靜坐中體會到心無雜念的重要性,也讓我有機會自我省思、反求諸己,以更清楚的頭腦判斷事情。向住持法師請法後,更了解心念的重要性,也許在行為上並無表現出惡意,但仍免不了有批判及厭惡別人的想法,而這些負面的念頭正是造成人際衝突的原因。因此,我試著去控制自己的負面心念,當念頭不隨境轉後,面對複雜的人際關係已能不為所動。
過去的我一直在追逐快樂單純的工作環境,卻遍尋不著。接觸佛法後才理解到:快不快樂在心境,而不在外境。當心境快樂,無論生活在何處,人生一樣自在。現在我的心祥和安靜多了,也發現家中有一個快樂的媽媽,全家才能快樂地成長;學校有個快樂的老師,同學才能快樂地學習。佛學如同一付淨化的透視鏡,心存佛法,所看出去的人生分外清淨。這時候再看到職場中抓狂的人,反而生起憐憫心,如果我伸出援手,也許他就可以脫離情緒帶來的痛苦。
在台灣的教育體制中,少有生命教育及人生哲學的薰陶。人生當中,我們不停地找尋「自我」,但這些自我都是世俗社會教育下的自我,如攻讀學位、求名、求利。佛教強調「心」的重要性,不刻意以教義強塑每一個人,反而鼓勵大家去找尋自我的定義。佛法的生命教育彌足可貴,感謝法師們及善知識的引導,我的人生不再有所恐懼。在佛法中,我還是幼稚園生,願與大眾一起精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