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误认为「平常心」是对一切人事物的互动、处境、遭遇、荣辱、情感、名利,都以「放下」的态度对待,不追求任何目标,因为终是一场空,这样就能达到「无入而不自得」的境界。但实际体验下来总觉得不对劲,因为生活似乎变得冷漠、没有重心,也没有奋斗的目标,生命成为不可承受之「轻」。久而久之,形成消极、退缩的人生观,人事物互动上毫无热情,生活味同嚼蜡。
一段时间之后,思及《孟子‧梁惠王章》说「文王一怒安天下」,如果没有文王这样的「怒」、这样的积极态度,而是漠不关心,那么生灵继续在酒池肉林的殷纣暴虐统治下,岂不是地狱在人间,永无出脱之期?再者,观察周遭的人,有目标的人好像活得比较有活力、有光彩,那么就改为积极追求目标吧!
因为工作的关系,特别容易体会「成败论英雄」的论点,仔细分析起来,成与败之间夹杂著对自己能力的肯定与否,生命的价值依附在成败上,是以必须尽一切努力去说理、举证,说服裁判者或相对人。每天要投注所有的心力,绞尽脑汁、想方设法,穷尽一切可能的因素去达成目标。所谓「成王败寇」,所有的专注都挂在「结果」上,而且必须是成功的结果,除此之外都是借口。如此,生命确实很有活力、很有干劲,也很充实,但是累到要爆肝,满身尘劳,这时生命不再是不可承受之轻,肩膀上永远有卸不下来的重担。对于「好」的结果,心知其实也是空的,没什么好高兴的;对于不如预期的结果,起心动念、患得患失,没个了期,不得自在。
到底问题出在哪里?哪个环节搞错了?直到学佛以后,亲近中台道场,聆听导师 上惟下觉大和尚的开示,以及参加精舍禅修班,发现原来事情都是有事有理,「有事无理长无明,有理无事长邪见」,事理要搭配,不能偏废一方。所以平常心即是积极进取,修一切善,无善不修,对于结果保持「一片冰心在玉壶」,不管荣辱、好坏,都可以坦然接受,并且进一步予以承担。因为「结果」是众缘和合而成,非单因单缘,与其担心、焦虑不可预测的结果,不如掌握可以控管的成因,在因上努力,才有可能扭转结果。
所以,当我担忧结果、成败时,马上提醒自己将此担忧转成准备、准备、再准备,努力、努力再努力;同时检讨反省是为何事担忧?为何事烦恼?如果是为一己的名利、虚荣、得失等私欲而担心,就要想办法放下;如果是利他的心念,就将「担心」转成「发心」,如此一来,当下就一片坦然,深信因缘具足时自会长成良善的果实。再者,起了不好的心念:埋怨、嫉妒、讨厌、诅咒他人,先不说别人会不会受到影响,我们首先就被自己的恶念毒害到,为了不要荼毒自己,一定要训练自己只起善念。
有时难免怠惰、起烦恼或退转,因此要反覆思惟经典的意义、法师们的开示及祖师大德的行谊来调整行为,提起与放下、动与静之间的转换操作才会愈来愈得心应手,达到「动则万善圆彰,静则一念不生」的境界。这样的平常心,让我的人生变得很有希望,即使困顿时也有继续向目标前进的力量,终有一天必能明心见性、见性成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