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冤釋結
文/普梵精舍禪修班學員 傳諦
 

 

  在一場人事異動中,我和她從無交集的兩人,變成必須一起共事。之前即耳聞她不易相處,因此除了處理公務外,即抱持著儘量少接觸的心態,以免產生誤會。漸漸地,我發現她會為小事心生芥蒂,對我心存敵意,甚至在背後散播是非,令我十分苦惱。自認自己處處忍讓,且無妨礙她升遷,何必苦苦逼迫?後來我也不甘示弱,兩人時常針鋒相對、怒目相視。雖然逞得一時口舌之快,卻也映照彼此的無明,無法出離瞋恚的桎梏。

  記得有次打七,和她吵架爭執的畫面,如排山倒海般襲來,禪堂外是大寒冬,自己卻像坐在火炕上受煎熬,瞋恨、煩惱一刻也無法停歇;沒想到當天晚上,卻夢見自己在她面前祈求原諒,自己也從淚流滿面中驚醒。另一次,在精舍下課後,向佛菩薩告假時,內心有一個聲音告訴我:「是你錯了,應該向她懺悔改過。」猶如當頭棒喝的點醒我,過去因、現在果,一切皆因過去所造諸業,今日才會感得怨憎會的果報。

  佛陀是大醫王,佛法是治病良方,誠如〈達磨二入四行觀〉云:「我往昔無數劫中,棄本從末,流浪諸有,多起冤憎,違害無限,今雖無犯,是我宿殃,惡業果熟,非天非人所能見與,甘心甘受,都無冤訴。」《佛說四十二章經》亦云:「惡人害賢者,猶仰天而唾,唾不至天,還從己墮。逆風揚塵,塵不至彼,還坌己身。」上了禪修課後,在佛法的薰修下,開始懂得調整自己的心態,對於對方挑釁的言行舉止,已能淡然處之,並且進一步藉由誦經、禮佛、拜懺功德回向,祈求解冤釋結。如此用功之下,漸漸發現彼此的衝突明顯減少,面對她不再是一種壓力,反而覺得她是菩薩示現,心生感激。

  生老病死是色身之苦,貪瞋癡三毒則為心苦,都會帶來煩惱。佛法云:「病從業生,業從心生。」唯有透過修行,在佛法的薰修與善知識的指引下,了解苦從何來,如實承擔苦境,才能找到離苦得樂的方法。感恩精舍法師的善護念、同參道友的相扶持,學習佛法的慈悲與智慧,明瞭人生的道理,進而激發內在的勇氣與毅力,去面對一切境遇。期望有更多人得以親近佛法,同霑法益,讓生命更有意義。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