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喜感言

文/普蓮精舍禪修班學員 傳戒
 

  佛前大供的日子,正好碰上週休日,所以滿心歡喜地來到精舍,參加法會。佛供結束後,住持法師交付一份「修行心得」的功課,弟子與同修當下面面相覷,該要如何完成?實令人不知所措。

  學佛多年來,改變了許多對世俗及人生的看法。從事教職的我,每天早出晚歸,寓教於樂,固定與小朋友加減乘除、ㄅㄆㄇㄈ……,周旋於家長與孩子之間,甚少與世俗融入。自認才疏學淺,如何完成住持法師所交付的重責大任呢?心裡實在惶恐萬分。

  釋迦牟尼佛成道時言:「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原來,眾生最大的苦惱根源就是妄想與執著。由於眾生不能肯定自己本具的佛性,所以智慧光明無法彰顯,永遠在煩惱漩渦裡無法出離。慚愧之餘,「直下承擔」的想法在我心中慢慢地湧現,漸漸地,我不再惶恐,我將盡力地來完成這門功課,心中喜悅油然而生。

  「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這念心能令我們趨向佛道,亦可令我們沉淪苦海。經云:「一念三千」,由於念念相續,處處不能作主,所以眾生才輪迴不已。由於無始無明,每個人都有劣根性,凡事都容易往壞處想:見人發財,心不歡喜;見人高升,心生嫉妒;見人失意,落井下石。人們總是為貪、瞋、癡、慢、疑等煩惱所支使,不易發隨喜心,殊不知榮華富貴須靠自己的努力,方能成就。普賢十大願王之「隨喜功德」,即是提醒大眾,功德來自自性,待人接物,處處隨喜,亦不執著隨喜,事理圓融,功德自然無量無邊。

  《地藏經》云:「莫輕小惡,以為無罪,死後有報,纖毫受之。」儒家亦言:「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外境本空,唯心自鬧,善惡皆來自我們的起心動念。唯有在日常生活中提起覺性,觀照自心,並懷感恩,自然在修行路上,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開創圓滿的人生。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