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佛齋僧齋自心 文/普得精舍研經班學員 傳凰 |
|
每年六至八月期間,是佛教中僧眾結夏安居的日子。夏安居,是佛陀時代以來僧眾每年安居用功的時期,也是在家信眾供佛齋僧的難得因緣。甫從學校畢業,靠自己的力量賺得人生中的第一份薪水,也要趁此夏安居之殊勝因緣,歡喜地廣植福慧,發心供佛齋僧。 在發心布施的過程中體會到,事相上是供養大眾法師,實質上卻是供養自性佛、自性僧,而布施也是洗滌心中煩惱的藥方。以往總是對自己設限,認為自己沒有經濟能力,只要發心出人力、出腦力、出時間就好,對於布施波羅蜜都是隨喜發心而已,所以,並不會發現自己在發心布施上的執著和煩惱。 然而,這一次的發心布施是畢業後賺來的第一份薪水,份外覺得「珍重」。而這份「珍重」的心念,不知不覺形成了一種放不下的執著,在整個供佛齋僧的過程中隱隱約約作用著,心念計較著自己發心的是多、是少;種種為名、為利、為自己的我相鬼鬼祟祟地浮現。當時真的覺得覺性都快不見了,妄想、雜念如水泡般不斷地冒出。 轉換環境跑去架房沖把冷水後,心思整個沈澱下來,心中浮現《永嘉證道歌》的其中一段:「覺即了,不施功,一切有為法不同,住相布施生天福,猶如仰箭射虛空。勢力盡,箭還墜,招得來生不如意,爭似無為實相門,一超直入如來地。」頓時覺得剛剛自己所有的想法和念頭都是一種住相的布施。 去計較外在所發心之物、布施者以及所布施的對象都是有為法,只要是有為法,就仍然在三界輪迴之中無法解脫提升。真正地還是要回歸到不住相布施,在該布施供養的時節因緣,提起內在最恭敬、最歡喜、最清淨的心來布施供養,不計名、不求利、不為自己。供養完畢,因緣逝去,就要放下這些心念,即使是歡喜的心念也要放下,回歸到無念,這才是真正地以無為法來布施供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