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真性常自在
文/普光精舍禅修班学员 传蓁 图/传烨
 


  「修行学佛,最重要的不是诵经、拜佛……,而是明心见性,所谓不识本心,学法无益。」简单的句子,郤令我心海汹涌,澎湃不已!

  自皈依三宝多年来,我每天至心地诵经、拜佛,生活没有多大改变,烦恼依然存在,佛是佛,我是我;却在参加小星辰活动的五天四夜里,我领会到了一些些「心净国土净」的喜悦。原来皈依三宝成为佛弟子后,不仅只是要信佛,还要学佛。诵经、拜佛,不再只是向外驰求诸佛菩萨的庇佑加持,而是反求求诸己的内观与自省。当眼睛只专注于观照自己的身口意不造业时,便无暇去细看计较别人的是非对错。当自己心怀慈悲、满眼温柔去看待路上来来往往的每一个人,有若过去生父母、亲眷时,所有人际间的冲突与相异,皆能善解包容,以至圆满和谐。更何况,众生皆有佛性,众生皆可成佛,我又怎能轻忽路上的每一尊「未来佛」,而不心生恭敬,礼敬诸佛呢?唯有以此思考、自惕,心中不再有瞠恨、怨怼,心美,看什么都美了。生活变得顺遂如意,宇宙变得更宽广,世界变得更和谐了。

  终于明白,学佛真正的目的即在于定心、净心、明心。当一颗心能清楚明白、念念分明、时时作主时,于我而言,每一处都是学习感恩、忏悔、修心、学佛的好所在。

一朝息妄念 红尘刹时成净土

  大和尚曾经开示:「人的妄想很多,有念是众生,无念就是佛。」更所谓「克念则圣,罔念则狂。」「狂心顿歇,歇即菩提。」传蓁汗颜,一直以来,总是心不自主,妄念、杂念如影随形,如云蔽日,据心为王,牵制我大半辈子。如何克念为无念,将是我最重要的心灵功课。

  「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水净,菩提影现中。」心水要如何才能「净」?自有记忆以来,由于传蓁心思较为细腻善感,常会为了天空的斜阳,路边的小花而雀跃;也会为了人情的冷暖,际遇的好坏而伤神;及至结婚成家后,尘劳、妄念更如多年未融之雪球,愈滚愈大,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大如时局好坏、生意起落、人际关系、家人健康、孩子课业;小至同修的一个眼神,晴雨温度的变化,费心挑出的一根白发,枕边一只赶不走的蚊子……皆令我心绪起伏难平。日积月累,身病心病,心病身病,几度在红尘苦海中呼天抢地,却寻不着一丝安慰,无人可以救拔。曾经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福的女人,曾经以为生命不再有春天,曾经以为天下之大,没有我容身之处……。当我身心俱疲,泪眼蒙眬地看待世间时,不禁怀疑人活着是为了什么?生命的本质真相又是什么?及至去年来到普光精舍,上了禅修课,有幸得遇住持见当法师慈悲开示、圆融说法,始知「一心生出十法界」、「万法唯心造」,烦恼痛苦皆由心生,我又何苦愚痴地将自己沈锁于地狱不出?心门敞开世界开,恰如久旱逢甘霖,枯木长新芽,生命自此再现曙光与生机。

  来普光之前,我一直是过着一种缅怀过去、苦恼现在、忧心未来的生活。如今八个月后的此刻,我抱持的是忏悔过去、努力现在、展望未来的生活态度;及时把握当下,珍惜每一分钟,努力做到「对上以敬、对下以慈、对人以和、对事以真。」也积极地在练习不论处在顺逆境,遭遇任何事,皆能心不随境转,心不住于物。传蓁愚钝不敏,尚不能念念分明,时时作主,但愿以周利槃特尊者为榜样,认真努力扫除内心的尘垢,渴盼在五浊恶世、滚滚红尘中的我,有一天能做到「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欢天喜地、超然物外的「自在步红尘」!

于尘不染尘 昼夜六时恒吉祥

  怀想昔日,尚未为人妇时,常与知友偕伴寻访一些知名或不知名的江湖术士看相、算命,期待从掌中纹理、五官面相及玄妙的紫微斗数、姓名学中,去窥探生命的源头,以便能改变现在,掌握命运,预知未来。彼时,单纯地以为,只要能预知一些未来,就能改变生活的原本样貌,天真地等待美梦成真,岂料事与愿违,好事未成,恶梦连连。只叹当初未能听经闻法,了知世间一切成败好坏,皆是有因有果,所谓「欲知过去因,今世受者是;欲知未来果,今世做者是。」不做眼前当下的努力耕耘,妄想秋收冬藏,这无异于守株待兔,痴人说梦!

  偶尔静坐公园一角,或者伫立街头片刻,望着熙熙攘攘的人潮,心中无限感慨,同样的一条路,有人走来举止从容,有人步伐急促;以己心测他心,揣想他们背后必各有一段不同的生活故事。是苦多乐少?抑或乐多苦少?是大苦?还是小苦?是境苦?是心苦?……。要能不为外境所左右而超然物外,解脱自在,能有几人?又倘若心苦只是根源于「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的妄想杂念所致,而日坐愁城,悒郁不欢,不禁令人莞尔发笑。忆起了古人诗句:「是谁多事种芭蕉,早也潇潇,晚也潇潇?是君多事太无聊,种了芭蕉,又怨芭蕉。」此语道出了人心不能自主的实相与无奈。如果能懂得放下,心不为物役,则「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日日是好日,时时是好时,何来愁忧烦闷,而不心闲意适!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