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瞋惱 文/普安精舍護法會會長 傳尊 |
|
當我們的心中,拿著一把尺評量外境時,遇到喜歡的,就會想去擁有它;若遇到不喜歡的,偏偏又揮之不去時,便會怨恨憎惡。 如同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本無可厚非,但若是不了解子女的性向,硬是把既定的想法 (也可能是虛榮心作祟)加在他們身上,要他們這樣、要他們要那樣,或非要走怎麼樣的路不可時,一旦子女不聽您的,則父母必然會起煩惱;對其他親人也是如此,一旦無法配合要求時,也會生悶氣,或是口出惡言,甚至手腳相向。所謂「代溝」或是「冤家」,就是這樣形成的。 以上這些反應,也許對當下正氣急敗壞的您來說是很痛快,但事後往往會倍受煎熬。因為,身語意業的造惡,菩提自性便受到蒙蔽,久而久之積習益深則改變不易,所謂「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宛如墮入煩惱之河無有出期。既然瞋惱的止息如此重要,我們又應該如何來化解呢? 修習禪定,保持覺性 如果能夠警覺到自己在生氣,當下就有跳出瞋火中燒的可能。如果一直讓「生氣」主導,就會變成「不想不氣,越想越氣」的窘境。 修習禪定對覺性的提升很有用處,尤其對「惱怒」有自動踩下煞車的功用。訓練自己能有一顆如如不動的心,則能有「青山豈礙白雲飛」的襟懷,臻於「但自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的超脫境地。當下次又遇到境界現前時,試試深呼吸一下或修數息觀,凡事退一步想──所謂「退一步海闊天空」,這也不失為調節瞋心的方法。 善觀因緣,看清真相 如果事過境遷,還依然對那些人事物忿忿不平時,這就需要抽絲剝繭,逐一地檢視自己,究竟在意的是什麼?為什麼在意?如此一來,便會發現內心深處的不平,一定有它的癥結點;不管是潛藏已久的積習,或是偶發狀況,都絕不離無始垢染的習性;所以,要盡快自根源治起,不再讓它繼續滋長蔓延。 建議可做如下思維:內心不平究竟對己是好,還是壞呢?忿恨之心,真的可以帶來究竟的幸福安樂嗎?傷害別人或報復,真的令自己很「痛快」嗎?難道不會造成另一種傷害嗎? 「以牙還牙」,不只無濟於事,反而徒增仇恨,惡業交加。現今社會上有許多怨偶,都是這樣形成的;試想,若能以德報怨,平心共處,建立善因善緣,將來必有好果好報,當知心靈的平和才是最大的快樂泉源!並且,積極面對困境,正向思維,所有一切的逆境都是身心成長、轉煩惱為菩提的逆增上緣! 適當溝通,澄清誤會 假如面對的情境,自己仍然無法釋懷,就俗諦而言,就要找相關的人,坐下來適切地溝通,把彼此真正的想法說出來。而在適當的溝通之後將會發現,雙方常常因為不了解或曲解,或「想當然爾」,甚至「無意」,才會造成相互的困擾與怨懟;所以,適時取得協調與默契,相互讓步,才不會讓您的「積怨」,或是不好的因緣繼續滋長,而造成無法挽回的局面。 謹將上述三點化瞋妙方在此供養大眾,並祝願大眾「化干戈為玉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