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能啟發智慧,開啟人生光明的大道。為弘揚佛法慈悲與智慧的精神,中台禪寺住持 上惟下覺大和尚,特應淡江大學所舉辦「智慧與生活講座」之邀請,於十二月五日(星期五)下午七時,蒞臨淡水校園學生活動中心演講開示,主題為「追求光明的生命」,期使人人透過佛法潤澤,讓心靈得到淨化與提升,讓生命充滿希望與光明。 此次活動由中華民國大專青年禪學會指導,淡江大學教職員佛學社與學生社團正智佛學社主辦,校內運輸管理學系、資訊工程學系、古箏社、大地環保工作團、淡江展愛社、茶藝社、台中校友會、易學社等單位共同發心協辦,經歷二月多的籌備,出動現場義工及親善大使共二百多位,負責貴賓招待、引導服務及結緣品發放等事務,並與淡水指南客運合作安排接駁車輛運載與會民眾,由於大眾反應熱烈,為避免廣大聽眾向隅,特於工學大樓開設二十多間網路教學教室為第二現場,做現場立即直播服務,當日會場於開示前早已座無虛席,人潮延伸至第二現場皆已滿座,共計三千五百餘人參與此次盛會,由人潮熱烈的反應中,可知大眾渴法慕法之心,殷誠懇切。 當日下午六時三十分,首先於覺生紀念圖書館十樓國際會議廳舉行迎賓茶會,校長張紘炬教授、資訊工程學系副教授暨淡江大學教職員佛學社社長洪文斌、淡大水資源及環境工程學系教授暨正智佛學社指導老師高思懷代表校方,歡迎中台禪寺住持 上惟下覺大和尚蒞校開示。與會貴賓尚有交通部次長游芳來、中台禪寺護法會總會長王玉珍伉儷、東吳大學主任秘書鄧衍森教授,以及淡江大學行政副校長張家宜等教職員及校內各單位主管出席茶會現場歡迎。 張紘炬校長於茶會中歡喜的提到:「今日是淡江大學的一大盛事,對於大和尚此次親臨淡江大學開示,表示無比榮幸及感恩,並恭請大和尚今後能多給予淡江大學指導。淡江大學全校師生三萬餘人,不論教師及學生皆成立有佛學社團,校長、副校長也是佛教徒,校園中學佛風氣鼎盛。而今日所開示的主題『追求光明的生命』,正是所有教師對學生未來的期望,尤其在現代社會風氣敗壞,崇尚功利思想興盛,學生應該更要有慈悲心、智慧心,未來才能有光明的前途,社會才能走向很好的方向。」 大和尚於會中表示:「中台禪寺與淡江大學在佛法的交流、互動因緣很深,學生能夠在校園中研究佛法,在學術、學科之外,為自己找一個安身立命的空間,充實自己、提升自己,是很大的福報,這將令年輕的生命更有意義。所以,今日來到淡江大學,與大眾一起研究佛學,心中感到非常歡喜,這也是一大榮耀。 中台禪寺本著佛法學術化、教育化、藝術化、科學化、生活化的方向,建設道場、推廣佛法。進一步以『中學為體、佛法為根、世學為用』三學一體的理念興辦普台高中、普台國民中小學,希望能貢獻社會、回饋大眾,十分歡迎大眾來到禪寺關心、指導,同時也感謝淡江大學熱誠的歡迎與接待。」 會中大和尚以親題「有教無類」墨寶一幅、中台山開山紀念金幣與中台禪寺菩提道書法名家彙集贈予淡江大學紀念,由張紘炬校長代表接受。隨即在校長及貴賓的陪同下,抵達淡江大學學生活動中心。 下午七時,義工及親善大使於入口處排班迎接,大和尚在大眾熱烈的掌聲中進入會場,隨行有五十二位法師搭袈裟入席,現場並有三百餘位法師列席參加,此時,會場及外圍連線的教室早已滿座,人群擁擠中卻份外莊嚴隆重。 此次與會貴賓尚有財政部次長陳樹、台北市教育局局長吳清基、行政院副院長夫人葉美吟、監察委員林鉅鋃、行政院第六組組長陳德新、台北市大安區區長余星華、三重市市長夫人金苑君、前台灣省建築工會理事長林長勳及淡江大學理學院院長陳幹男、外語學院院長宋美〔王華〕、總務長洪欽仁等多位機關首長,也一起蒞會聆聽大和尚開示。 校長張紘炬先生,首先致歡迎詞表示:「大和尚蒞校開示,令身為校長的自己感到十分榮幸及驕傲,而在週末的夜晚,還有這麼多校內外的教職員及學生參與今日盛會,說明全校充滿著想要學佛及追求光明生活的人,這是淡江大學的光榮,衷心期盼這樣殊勝的情境,也能夠傳佈到台灣的每一個角落。」 大和尚於開示中提到:佛法是最積極的思想,是人生最高的真理,想要追求人生的光明大道,不能等待。透過佛法,了解世間萬事萬物皆是相對的,就要學習放下心中的執著,超越相對進而達到絕對,絕對之境是捨離相對、分別、執著,清楚明白這念心,認識這念心,才是真正的認識自己、淨化自己、提升自己。 「心淨則佛土淨」,心是一切的根本且無遠弗屆,心中沒有貪瞋癡慢疑邪見等心災,則不至招感外界的天災人禍,生命自然平安喜樂。 中台四箴行「對上以敬、對下以慈、 對人以和、對事以真」,是做人做事的根本,也是落實佛法的入手處;知因識果,行八正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則人生道路無限寬廣,充滿光明和希望。開示最後,大和尚並慈悲祝願大眾身體健康,吉祥平安! 大和尚開示結束後,在現場熱烈的掌聲中,校長張紘炬教授再次上台,代表大眾致感恩謝詞:今夜是開智慧的夜晚,經過今晚,大眾的人生路將更加平坦,謹代表淡江大學及個人再度對尊敬的師父表達由衷感謝。 佛學講座於晚間九時三十分圓滿結束!大眾法喜充滿、禪悅賦歸。 |